資訊科技越發達,使用網路交易就越頻繁,e化對各產業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與必要性。臺大醫院就於2001年6月左右開始啟用「e-Hospital」的服務,提供有關B2C、B2B以及B2E的資訊化服務。由於電子商務交易背後有許多電子資料標準的存在,日前由經濟部商業司推動藥物業之電子化標準,期望為臺灣醫藥流通業制定一套標準,有助於各醫院透過電子商務,以及交易文件e化的方式減少許多成本。目前第一階段以不包含中藥及醫藥器材之供應鏈體系的制定範圍已經完成,第二階段希望能進行系統的建置落實與與導入應用。經濟部商業司司長劉坤堂表示,希望透過大型醫院的導入示範來推動藥物業電子商務標準,初期將以國內藥廠為主要。

臺灣醫療院所的藥物交易預估一年約有900億元的龐大金額,目前大多以人工的方式進行交易。其中繁瑣文件的往返多半使用傳真或電話等人為的方式,臺北榮民總醫院藥劑部主任林明芳表示,藥物交易電子化最大的好處就是降低成本。他舉例,單憑電子郵件的方式做藥品訂單的下單與確認動作,就可以省掉許多傳真紙張的浪費以及傳真通訊的花費。去年臺大醫院也推行融合金流、物流、商流的電子醫療服務,這個計畫除了前三者之外,還希望將來可以再加入資訊流。

林明芳解釋,所謂的資訊流是指將來若能與健保IC卡相互結合應用,病人可以透過IC卡得知相關的用藥資訊,或者是醫生可以透過儲存在IC卡中的藥物資訊,了解病人是否有重複領藥或先前的用藥情況等資訊,甚至和金融機構連線透過IC卡支付藥品費用等。不但讓醫院與藥廠間的藥物交易電子化,更可完整記錄病人的用藥資訊。

劉坤堂表示,藥物電子化標準的計畫將是以推動藥物採購為主體的商務標準,例如藥材如何交貨、繳款、更新庫存量、自動出貨通知、健保給附請款等,並不包括其他醫務相關的業務,因此像醫療器材採購或是電子病歷等將不列於此計畫。林明芳認為,推動藥物業交易電子化是整合各行各業,包括上游的藥材原廠、中游的藥廠中盤商、下游的各大醫院診所,以及IT資訊產業的系統整合商。而且他認為,不管是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軟體的撰寫或硬體設備的建置,都有相當龐大的商機。

當電子化標準制定完成之後,比較困難的在於整合性的問題。由於任何藥廠與醫院只要遵照這套標準都可以建置一套藥物交易的電子商務模式,因此,劉坤堂表示,未來是不是有必要形成全臺唯一的藥物業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還要視真正實行導入後的情況而定。林明芳也表示,初期醫院或藥廠導入此套計畫將會面臨系統建置與轉型的問題,也許過渡時期會很艱苦,但長期來看是可增加競爭力。

劉坤堂表示,整體藥物業電子商務交易系統的商機,目前還無法估算,要等到更多相關細節訂定與實施之後才可能有數字出現。不過他認為,不論是軟、硬體廠商或是系統整合廠商在這其中都有很大的機會。而參與這項計畫的供應商、通路商或是醫院的聯合提案,將來都可能申請政府的補助款。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