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系廠商已推出第2代產品、正籌備第3代產品的同時,臺灣碟機業者也開始跨入DVD燒錄器的生產行列,並且在選邊站的過程當中,呈現規格之爭的最新發展局面。在現有的規格當中,除了相容性較差的DVD-RAM比較弱勢之外,資策會產業分析師林彥成表示:「目前看起來,臺灣業者選擇+RW陣營的比較多。」

林彥成分析,最主要原因在於,+RW陣營本身很積極推動在PC端的應用,特別是目前包括戴爾、惠普等PC大廠都已經宣布向+RW陣營靠攏,因此現階段+RW陣營在氣勢上略勝一籌。理光亞太區代理商理銘科技營業部經理黃柏山則表示:「目前全球各區域中,除了日本市場以外,其他地區都是由+RW佔上風的局面。」臺灣廠商當中,包括建碁與大騰等業者都確定擁抱+RW規格。

建碁是最早推出DVD燒錄器產的臺灣廠商,該公司在今年1月就已經推出第1代產品,並在7月進入第2代,所使用的是理光的零組件。建碁發言人楊文澤表示:「會選擇+RW規格陣營,主要是基於與理光已經有長達五、六年的合作關係。」建碁過去推出的光碟機等產品時,就與理光有密切往來。

不過,由先鋒主導的-RW規格實力也不弱,目前除了Sony、NEC之外,另外也拿下蘋果電腦的市場。蘋果宣稱Mac電腦將支援-RW規格,目前該公司已經推出一款內建DVD-RW的高階電腦機種。臺灣業者當中,華碩便加入了-RW陣營,該公司在今年7月推出了旗下第1款DVD-RW產品。

之所以會選擇-RW規格,華碩多媒體事業部產品經理賴昇指出:「在推出產品之前,華碩的研發部門曾測試目前的各種規格,當時發現-RW規格的產品在相容性上略勝一籌,所以決定採用這一規格。」雖然後來+RW規格陣營也陸續解決了一些相容性上的技術問題,不過華碩做決策的時間點上,-RW規格比較符合要求。

不過也有許多碟機業者仍然按兵不動,建興便不打算在今年內推出DVD燒錄器產品。該公司業務處課長賴智賢認為,目前時機尚未成熟。賴智賢指出,現階段日系原廠對於技術的釋放程度仍然很低,其中像是韌體部分還是無法更動,這等於是把日本業者現成的產品貼上臺商的品牌而已,沒有辦法真正做出自己的產品。此外,在眾多規格中要選邊站,也讓建興態度非常謹慎。「選邊站沒關係,選錯邊就麻煩了!」賴智賢說。

「怕選錯邊」的確一直是臺灣碟機業者最大的痛苦,因為未來哪種規格會成為主流並不清楚,目前也還沒有明確的指標可以判斷。不過賴昇認為,臺灣業者並不需要特別表態支持哪一邊。選哪一邊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如果這是未來要發展的產品線,那麼業者及早投入、盡快熟悉其中的技術細節,長遠來說總是好的。

賴昇表示:「華碩把這段時間當作是提早練兵,因為未來不論是哪一個規格成為主流,技術的基礎都差不多。更何況現在看起來,未來有可能會朝著複合式規格的方向發展,如果能先具備其中一項技術基礎,總是有好處。」

其實目前DVD燒錄器的各種規格雖然有些微的差距,但差距不至於大到要互相對抗。而這場規格之爭,表面上各陣營在技術效能、相容性等議題上較勁,爭取消費者的認同,實際上是各規格主導業者在努力搶地盤。先鋒光碟課組長黃玲玲便表示:「打規格戰是為了10年內的市場做準備。」這裡所指的市場,除了是碟機的實際銷售市場之外,更大的商機在於背後龐大的權利金收益。因為只要一爭取到主流地位,等於得到一臺提款機一樣,後續權利金的收益源源不斷,比賣碟機、碟片所賺的利潤更高。

規格盟主無法產生,消費者也很難做選擇,影響了整體市場的發展,因此一般認為明年最大的話題會是在複合規格上。目前Sony就非常積極推動DVD±RW規格,希望能夠平息選邊站的風波,儘速讓統一的規格確立下來。不過,這個規格是否能順利催生,還是得回歸到權利金的問題上,這樣把兩種規格合而為一,兩個陣營都想收權利金,那麼成本勢必倍增。黃柏山便指出:「成本如果負荷太重,反而會讓這種規格被淘汰。反過來說,如果未來+RW或者-RW任何一方能夠將成本下降到一個更合理的位置,也許就能夠取得主流的地位,那麼複合規格還需不需要呢?」

其實照這樣看起來,規格之爭的真正癥結並不是單純的表象或者業者宣稱的「取決於市場」而已,更重要的還是規格主導的業者們,如何很有智慧地處理權利金的議題—是打算打一場「不是全有就是全無」的戰爭,還是互相協商、大家利益均沾?似乎要等到這些問題有一個比較明朗的局面之後,才能談如何將產品普及的問題。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