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衝出線上儲存70%成長的IBM,今年上半年因為大環境景氣影響,相較於2001年上半年明顯不佳。但隨著企業採購時程遞延,IBM估計臺灣儲存需求將在下半年陸續發酵,預計今年底將會浮現50TB的容量需求,2003年上半年將再增加50TB,臺灣明年中就會突破100TB。

市調機構IDC在年中對臺灣儲存規模進行驗收時,大砍了年初預測規模33%,市場約為200萬美元。雖然IDC準備再砍200萬美元的預測值,但是IBM企業主機暨周邊系統事業群業務經理施東峰表示:「IBM、EMC和惠普加起來肯定超過200萬美元,臺灣線上儲存市場還沒那麼慘!」

驅動臺灣下半年線上儲存需求的動力,「不在銷售,而是驗收。」施東峰說。上半年企業所累積的採購能量,將會在下半年浮現。根據IBM的建置經驗,一旦企業儲存架構完成後,容量的需求將每年成長3倍。

和EMC鎖定電信、金融與製造不同,IBM看好臺灣ERP、生物科技與多媒體的儲存需求。ERP可說是每個企業都需要,IBM不僅鎖定100人以上的企業,與SAP、甲骨文合作。在10~20人的中小企業,IBM也與國際、臺灣廠商合力推動,並且搭售IBM的SANAStor解決方案。

IBM已與中研院、榮陽團隊展開生物科技合作,去年中研院更派人參與IBM在紐約舉行的「DiscoveryLink」,研究的成果將帶動儲存容量成長。

多媒體產業方面,IBM已經在國外成立一個專屬團隊負責,不過,施東峰認為:「臺灣多媒體數位化商機要到2003年才會啟動。」雖然多媒體的儲存商機還早,但IBM已經提早布局,與臺灣影像相關的ISV合作。

IBM已在7月中發表高階儲存設備Shark第二代機種Shark 800,每秒可處理的資料量提升150%,預計在第4季引進臺灣。不過,如果臺灣短期內的需求還是容量擴充,剛剛登臺的Shark 800發展空間可能不大。

IBM線上儲存在2001年風光成長了70%,歷經上半年的蕭條景氣後,全年預估的營運狀況如何?施東峰說:「能有2001年的水準就不錯了,不過,IBM今年背負的儲存業績肯定超過EMC和惠普!」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