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規畫的「數位臺灣」六年計畫勾勒了2008年臺灣e化藍圖,也帶來龐大的IT服務商機。政府各部會e化畫了數十億大餅,行政院政務委員蔡清彥說,明年數位臺灣計畫預算編列56億元,民間投資約有51億元,為了培育更多IT人才投入就業市場,科技顧問小組將於年底前成立人才培育小組。
缺IT人才是全球共通性的問題,臺灣也不例外。蔡清彥說,建設數位臺灣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每年有28000個資訊管理系的畢業生,其中有五成找不到工作,學校排行較後面的同學尤其嚴重。」他認為,這些人使用4年的資訊教育資源,政府應該建立起良性的人才再培訓機制,並提升臺灣整體IT應用能力。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在年底前會成立人才培育小組,並以核心知識和內容大綱為分類依據,分成13或14類,每一類有不同角色和技能,並建立技能檢定制度,讓企業作為徵才參考。學校也可以建立技能分類分級制度,加強本身競爭力。另外,增設一般民眾第二專長訓練或政府官員的電腦素養分級檢定。企業的鑑定制度,可以委託資策會或工業局辦理。
至於明年預算編列結果,蔡清彥指出,今年政府財政緊縮,整體來說明年各項計畫分配到的經費如下:公共建設預算成長5%共40億元,包括建設e政府、數位娛樂、數位內容等;科技預算成長10%共11億元,執行的計畫如數位典藏、數位博物館等;一般預算負成長10%共5億元。其中科技預算比預估少了一點,他說:「結果雖不令人滿意,但還能接受。」
在天下雜誌舉辦的「啟動數位臺灣新願景」論壇中,蔡清彥做了以上的說明。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陳沖建議,臺灣金融界應該整合資源,建立共通交易平臺,不僅解決跨行問題,也加速跨國或跨行進度。他亦建議政府應該開放進口IT人才。
IBM臺灣區總經理許朱勝則引用委內瑞拉要成為南美洲的印度的例子,強調政府培養人才應該有具體的規畫。「委內瑞拉政府計畫培養500個種子教師,訓練15000個程式開發人員,執行政府數十億元的專案,在這些教師的引導下讓開發人員發揮所學。」除了一般資訊人員外,臺灣懂生技又懂IT的人少之又少,是政府應該儘速解決的問題。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3
2025-02-10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