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資本可分為物質資本與知識資本。傳統衡量經濟價值以有形的物質資本為主,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無形的知識資本才是企業組織的生命核心。

根據IDC預測,至2003年知識管理服務的市場產值將可成長至79億美元。而另一調查機構Ovum的研究更顯示,知識管理的資詢服務與軟體授權市場產值的總合,在2004年時將可高達到約123億美元。IDC的調查也顯示,在歐美也已經有近7成以上的企業導入知識管理相關應用,規模在500人以上的美國企業有5成已計畫實施知識管理。

意藍科技董事長楊立偉認為,知識管理並非只適用於科技產業,即使一般的傳統產業也都應該導入。可是,拓墣科技軟體事業群副總經理鄭浩指出,雖然各種產業都需要知識管理,可是以目前的市場接受度來看,只有像IC設計等科技產業、建築業、投信投顧等採納意願比較大。

亞太地區對於知識管理的應用並不如歐美,大約落後歐美2年的時程。Ovum的研究指出,亞洲知識管理市場也可達1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雖然研究數據都指出知識管理市場產值可預期,但是在臺灣提供相關應用服務的軟體廠商卻認為KM市場仍不夠熱,勉強只能稱之為緩步成長。

網擎產品事業部副總經理廖長健認為,國內對於EIP、KM、CM等的界線都很模糊,導致知識管理的定義亂成一團。不但提供服務的廠商各說各話,企業用戶也搞不清楚自己需要的知識管理是哪一個部分。

根據拓墣科技產業研究所整理的報告,KPMG在2000年針對歐美企業進行知識管理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導入知識管理與增加利潤這個項目呈現的落差期望值為最大。探網科技總經理孫貴章也表示,許多企業往往在導入知識管理之初就產生不當的預期,並不能將資訊、知識、智慧等三者混為一談。

由於知識管理的觀念從歐美先開始,外商也積極搶食亞洲的KM大餅。面對外商壓境,大部分提供相關應用的廠商都表示,因受限語文的關係,多半是以策略聯盟為合作的方式。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