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絕不是口號,也絕非泡沫,我認為臺灣知識管理市場的產值至2003年將可高達8億元。」意藍科技董事長楊立偉說。KM解決的不只是企業內部的資訊流,還要提升到知識流。

楊立偉表示,2001年是知識管理喊得最熱的時候,但是經濟不景氣造成許多企業縮減知識管理的經費。對於想導入知識管理又沒有太多預算的企業,他建議可以先購買市面上比較成熟的套裝軟體,既可以享受到知識管理所帶來的好處,又不會有專案方式龐大金額的負擔。楊立偉也認為,透過套裝軟體小額預算的銷售為導入的基礎,將有助於讓知識管理市場再度加溫。

意藍認為,知識管理應該是建造一個虛擬的知識工作環境,當知識地圖都建置完備,下一個階段應該是往商業智慧推進,幫助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推行知識管理所可能遇到的困難,楊立偉認為,在系統方面是各種異質的資料結構整合與相容,在組織成員方面則是「知識分享」的觀念宣導。

因此,意藍建立KPI(Knowledge Performance Index)指標,鼓勵貢獻知識,也要鼓勵使用知識。 在大陸市場部分,楊立偉認為,對於知識管理的觀念還未成形,市場要起步可能還要再等3年以上,因此目前只能算是「試水溫」階段。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