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電腦系統中,處理器的運算速度越來越快,以英特爾P4處理器為例,將在今年第4季到達3GHz的高峰,雖然英特爾的晶片組已經將前端匯流排(FSB)提升到533MHz,南北橋的橋接介面及記憶體的匯流排也尚能夠隨著處理器的演進而提升速度。但是整個電腦架構中,目前資料傳輸速度的瓶頸大概就出在始終一成不變的PC周邊及儲存介面上,無論是PCI匯流排或者ATA等傳輸介面,速率的提升都十分緩慢。PCI Express想要通吃PC及伺服器市場

負責PCI匯流排規格制訂的一項國際組織PCI-SIG,今年7月剛通過由英特爾主導的新一代高速匯流排規格PCI Express(前身為3GIO),這是一個全新的資料傳輸架構,單向傳輸速度可以達到2.5Gb/s。由於高頻寬的特性,英特爾方面認為,PCI Express不僅可作為下一代桌上型及筆記型電腦的匯流排規格,甚至也可以作為下一代伺服器、工作站、網路通訊設備的傳輸介面。

但是部分伺服器零組件及系統業者卻頗看好另一個高速傳輸的介面規格PCI-X 2.0,這是從過去的PCI介面技術升級後的規格。它的發展比PCI Express略早,在1999年便已經有PCI-X 1.0,而在今年6月,PCI-SIG則通過PCI-X 2.0版本。在傳輸速度上,PCI-X 2.0有兩種規格:一是PCI-X 266,傳輸速率為2.1 Gb/s。另外一個則是PCI-X 533,傳輸速率為4.2 Gb/s。

PCI Express及PCI-X 2.0都是PCI-SIG支持的標準,目前由於英特爾在PC領域擁有強勢的領導地位,一般認為PCI Express可望順利成為下一代PC匯流排標準,但是在伺服器領域則出現PCI Express與PCI-X 2.0各有支持者的現象。其中全球第二大英特爾架構伺服器供應商戴爾,已經今年秋季英特爾開發者論壇(IDF)上公開支持PCI Express。不過在英特爾架構伺服器市場擁有9成市佔率的伺服器晶片組大廠ServerWorks卻站在PCI-X 2.0這邊,還有許多伺服器零組件或系統供應商則抱持觀望的態度。兩種規格一定要競爭?

這兩種規格究竟有什麼不同?PCI-SIG執行長Richard Baek解釋:「PCI-X 2.0是從舊技術升級而來,因此跟過去的軟硬體都相容,這是它最大的優勢。相對地PCI Express是全新的架構,業者需要投資較多。所以若從投資報酬率的觀點,PCI-X 2.0是比較划算的選擇。但從效能上來說,PCI Express的頻寬比較大,傳輸速度也領先PCI-X 2.0,因此如何取捨,就看業者本身根據自身的需求去作評估了。」

照這樣說來,現階段從短期投資報酬率的觀點來看,PCI-X 2.0似乎是佔優勢的。但是若以長期發展著眼,未來10年內,是否選擇PCI-X 2.0的業者在頻寬、效能上的需求漸漸提升到一定程度後,最終還是得轉移到PCI Express呢?Richard Baek表示:「不盡然,雖然PCI-X 2.0頻寬比PCI Express略低,但它仍然是一個高速傳輸的規格,這就像一個人需要1加侖的水,A給他5加侖,B給他10加侖,對他來說其實都一樣是綽綽有餘。」

英特爾PCI Express首席架構師、目前也是PCI-SIG PCI Express工作小組負責人的Ajay Bhatt補充:「我們不認為這兩種規格一定要走上競爭一途,事實上伺服器有許多等級,業者可以根據需求分別採用不同的匯流排規格,來滿足成本與效能的平衡。甚至業者也可以在同一個系統當中同時採用這兩種匯流排。舉例來說,也許在晶片與晶片之間使用PCI Express,在板與板間的介面使用PCI-X 2.0等彈性的作法,我們希望這兩種規格能夠並存在伺服器市場當中。」

雖然英特爾或者PCI-SIG組織方面希望能夠讓這兩種規格並存,但是業者方面是否願意投資雙倍的研發資源去了解並具備這兩種技術能力恐怕是個問題,特別是在現在景氣如此低迷,業者在資本支出上盡可能減省的情況下,更難期望業者大張旗鼓地投資。

在這樣的情況下,或許多數業者還是希望先觀望市場風向,等待態勢更明確以後才去選擇有可能成為主流的規格。戴爾一名高階主管在IDF之後接受美國當地媒體訪問時便曾指出:「雖然PCI Express不論在架構或者效能上都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如果未來客戶有需要,戴爾還是不排除支援PCI-X 2.0。」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