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無巧不成書,用在微軟全球行銷暨服務事業群副總裁Orlando Ayala訪臺,剛好是臺灣微軟向公平交易委員會申請行政和解的時候,再恰當也不過了。大家以為他要和政府洽談和解,原有設立技術中心、和臺灣大學成立研發中心的美意,似乎被這個市場獨占影響軟體價格的官司抵銷。
去年底微軟前總裁Richard Belluzzo來臺,已經為設立.NET研發中心發出預告,這次Ayala來正式宣布投資計畫,設立亞太區第一所微軟技術中心,並在3年內和臺灣學術單位設立3所研究中心,將提供行動通訊、無線通訊、網路服務、中文語音技術等領域研究資源,並和微軟亞洲研究院進行合作交流。臺灣大學第一個雀屏中選。
Ayala說,微軟在臺灣有超過8500家產業夥伴,和OEM、ODM廠商建立緊密的關係,從產品研發到規畫、原型機開發到軟體專業技術認證等長年的互動累積,根據2002年IDC一份報告,微軟全球平均每一元的營業收入,可以為合作夥伴帶來至少8元的營收,以硬體製造產業為重的臺灣,可望帶來更大的收益。
他進一步指出,雖然全球經濟不景氣,臺灣經濟仍有發展的潛力。根據IDC預估,從2001年到2005年之間,臺灣的資訊科技相關企業將增加約10萬個工作機會,其中有90%來自軟體、IT服務、通路和專業技能,另外,會有1200多家新興公司成立。
在這期間,軟體業將創造19.4%的成長,IT服務類有12.9%的成長潛力。 這次Ayala帶來的喜訊「微軟技術中心」在2001年底略見雛型,該中心將提供軟硬體開發夥伴有關微軟的開發架構和技術訓練,這些夥伴能因此開發出符合大中華地區,透過微軟的國際通路銷售。「我們希望有100家合作夥伴加入。」
「微軟技術中心」並非核心技術研發機構,只是.NET相關的專業支援中心,有助於.NET技術和知識的推廣。鼎新技術顧問周忠信說,微軟對臺灣ISV夥伴長期的合作,支援體系已經成熟,由於.NET提出的時間比J2EE晚數年,ISV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支援,技術中心的設立有助於資訊的取得。
周忠信說,J2EE相關技術發展已經逐漸成熟,網路上公開的資源非常豐富,對開發者來說,資源的取得不成問題,鼎新的新產品將以支援J2EE、整合性平臺為主要研發方向。「這兩個架構各有長處,被關注的焦點不同,但兩者網路服務的觀念相似,設計的概念也相差無幾,使用者感覺不到後端系統的差別的。」
為了快速提升臺灣軟體業在Web Services技術的水準,資策會和IBM簽訂合作備忘錄,資策會副執行長柯志恩說,Web Services將是軟體產業的革命性技術,臺灣企業仍處於徬徨和懷疑的狀態。「我們要比產業先了解這項技術,在半年之內摸透,否則半年後就會落後很多了。」
柯志恩進一步強調,臺灣不可能動用上千人天的資源來開發中介軟體,只能在平臺上開發分產業別的解決方案,提供ISV等IT廠商快速上手,並推到企業應用市場。目前尚未決定選擇哪些產業作為先導案例,未來將以IBM在國外的成功案例,作為選擇依據。
柯志恩說,目前為止,還只有IBM和微軟有推出網路服務相關解決方案,並以IBM的WebSphere中介軟體模組累積國外許多產業的經驗,資策會只要針對本土產業特殊需求進行加值開發即可,「半年後就可以看到我門開發的成果。」微軟成立亞洲第一個.NET技術中心,IBM和中立機構資策會合作,技轉軟體廠商推廣WebSphere平臺,.NET和J2EE兩大陣營的戰爭正式開打!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