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PC產業已屆高原期,不但量的成長不再令人興奮,經營效益也越來越「微利化」,零組件業者紛紛找尋下一個高成長的市場。其中晶片組業者威盛更是積極進行企業轉型。該公司今年剛接任系統晶片組、處理器、繪圖晶片等業務的總經理特別助理許偉德10月24日表示:「未來的資訊應用,將從運算導向轉入連結導向,重視的是寬頻的有線連結以及區域的無線網路,而這些應用將帶動嵌入式系統的需求。」單押晶片組生意太單薄,另闢蹊徑分散風險
威盛這一兩年積極扭轉原來晶片組供應商的定位,朝著平臺供應商的角色走,主要就是為了開發潛力還很大的嵌入式系統市場。而該公司今年在P4平臺晶片組市場的嚴重失利,更使得該公司另闢蹊徑的腳步刻不容緩。
為了在新的市場上佔有主導地位,威盛做了許多準備工作,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該公司近年來併購了許多公司,以獲取各項相關技術。除了在1999年併購美國國家半導體(NS)的微處理器部門,取得C3處理器產品線之外,2000年又買下繪圖晶片公司S3,增添了繪圖功能的實力。
另外該公司目前也已經擁有USB 2.0、IEEE 1394、乙太網路晶片及音效等多項多媒體晶片。今年5月又從巨積(LSI Logic)取得CDMA部門的技術,最近(10月)則除了宣布與易利信在藍芽技術上做策略聯盟之外,更另外併購位於瑞典Sundbyberg 的數位信號處理技術開發公司Freehand DSP AB,增加了通訊領域的技術能力。
結合了這許許多多的技術資產,使得該公司足以推出一個完整的平臺產品。「在一個嵌入式平臺中,所需要的處理器、網路、I/O及多媒體等各重要的零組件,我們都已經具備,客戶可以一次購足。」許偉德說。不像PC已經是開放標準的平臺,嵌入式系統的市場目前仍處於春秋戰國時期。除了作業系統有Linux及微軟的Windows系列作業平臺互相較勁,運算架構也有RISC、x86、Pentium等等。
威盛以自身擁有的技術,主要鎖定在x86架構,該公司十分看好x86架構未來在嵌入式平臺的發展潛力,許偉德指出:「RISC架構雖然效能也不錯,但是這方面的人才較少且培養不易、開發成本相對較高。相對來說,從過去PC產業發展過來,開發x86架構在嵌入式系統的應用不難,特別是臺灣,這方面人才較多,因此也是最好的切入點。」
目前威盛開發出來的x86系統平臺(Eden),應用領域主要在Webpad、Tablet PC、Thin Client等等,「這些產品看起來跟PC都很像,這跟過去的業務型態有關,威盛過去對PC架構比較非常熟悉。」許偉德說。雖然是精簡化的PC,但不見得比較好做
雖然IA領域、嵌入式平臺被認為是繼PC之後,另一塊具開發潛力的新興市場。不過開發其中的應用,以及市場的競爭也不見得輕鬆,甚至可能更具挑戰性。威盛的代理商凱碁業務部課長蔡明宏便指出:「嵌入式系統等於是小型的PC,可是又要做得更省電、整合度更高,技術上挑戰不小,成本也不低。然而,另一方面卻又不能太昂貴,所以這個生意不見得比較好做。」
但嵌入式系統架構雖然跟PC類似,產業的經營模式卻和PC不大一樣,「硬體部分頗為類似,不過嵌入式系統最大的挑戰還是在於軟體。過去零組件廠商只要管賣硬體就行了,但是在嵌入式系統領域,軟體能力比硬體還要重要。」許偉德說。為此,威盛的研發或支援團隊中,另外增加了許多相關的軟體人才。
除了長相跟PC類似的Tablet PC、Thin Client之外,許偉德認為,車用市場是另一個很值得開發的領域。他把車用市場跟家電用品做比較,他分析:「汽車的單價這麼高,內建一個嵌入式系統,所增加的費用,不會造成消費者太大負擔,因此要『賣』進去應該比較容易。相對來說,如果要在電視裡加一個嵌入式系統的裝置,在電視已經這麼低價的情況下,恐怕就比較困難了。」
熱門新聞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7
2025-02-18
2025-02-19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