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WLAN之後,SOHO路由器成為臺灣另一個網通明星。全球路由器市場在2000年達到高峰,但2000年以後受到網路泡沫以及景氣蕭條的影響,企業的網路設備支出趨於保守,中高階路由器成長幅度下滑不少,唯有低階產品,特別是500美元以下的SOHO路由器一枝獨秀。

嚴格說起來,現在所謂「SOHO路由器」的功能比較接近家庭閘道器(residential gateway),它提供兩組網路連接端口,一組連接寬頻網路接入設備(如ADSL或Cable Modem),另一組端口則可以接入區域網路。主要目的是IP-sharing,使區域網路上的終端設備能夠同時上網,也可整合一些附加價值(如安全等)。寬頻需求刺激成長

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徐玉學表示,因為寬頻需求升溫,具有IP分享功能,同時又具有低價優勢的SOHO路由器遂成為當紅炸子雞,出貨量呈倍數成長。2000年全球SOHO路由器產量僅有170萬臺,2001年則成長至300萬臺,預估今年可達700萬臺。

價格是銷量快速成長的重要因素,SOHO路由器的平均價位約為2000~2500元,迅速在家庭市場取得一席之地。建漢科技總經理姜榮貴用「政黨偏好」來形容SOHO路由器的消費者習性,有些消費者是死忠的「基本教義派」(品牌偏好者),另外一大部分人則是游離的「中間選民」,他表示:「可能哪邊便宜就往哪邊靠攏。」

不過由於低階產品價格不高,加上價格下滑猛烈,雖然產量跳躍成長,但仍不足以彌補中高階市場的缺口,今年第二季整體路由器市場市值還是比上一季衰退了6.6%。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梁昇凱表示:「若拿今年上半年與和去年同期相比,SOHO路由器的價格是腰斬過再打九折。」

徐玉學分析,因為北美網際網路發展速度較快,北美地區佔全球SOHO路由器市場比重超過60%,和歐洲、亞太地區市場的比例約為6:3:2。不過歐洲與亞太地區的潛力卻相當雄厚,預估2003年北美、歐洲、亞太地區的市場比重將會調整為5:3:3的局面。2003年百家爭鳴!

Linksys是SOHO路由器市佔率最高的品牌,去年囊括北美地區一半以上出貨量,NetGear、D-Link、SMC也都表現不俗。根據IDC的報告,2004年全球大約會有23億的上網人口,所以SOHO路由器的發展潛力相當雄厚。

除了中低階路由器市場的玩家以外,以高階產品為主的網通龍頭思科正在斟酌是否要另闢低階戰場,微軟也想「染指」這塊商機(微軟已經推出整合路由、閘道、防火牆、無線存取等功能的產品Base Station MN500),徐玉學預測:「2003年將是SOHO路由器百家爭鳴的一年。」

一位資訊廠商高階主管表示,以微軟或思科的資源,若是真想切入家用市場,勢必對現存的市場板塊造成劇烈影響:「關鍵因素只在於他們肯不肯放手去做。」70%SOHO路由器出自福爾摩莎

臺灣資訊廠商插足SOHO路由器市場,是價格下滑的主因。梁昇凱笑說:「只要臺灣進來做的產業,價格馬上就會down下來。」去年下半年開始,臺灣系統廠商(如建漢、合勤、中磊、哲銓、智邦、友訊、友旺、達創、居易等)大舉入侵SOHO路由器市場,加上本地晶片廠商提供turnkey解決方案,降低進入障礙。

產品類別以支援NAT、DHCP、PPPoE,且內建網路卡晶片的4埠基本型產品為大宗,未來將朝多附加功能(如防毒、VPN、支援印表機伺服器及其他無線功能等)產品方向發展。梁昇凱預估:「2002年將有70%的SOHO路由器出自臺灣。」他表示,因為中國的寬頻市場尚未起飛,因此中國廠商(如華為、中興等)仍以中高階市場為主,「暫時」不會威脅到臺灣廠商:「但臺灣廠商仍須有心理準備。」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