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ablet PC誕生的11月7日之前,許多Tablet PC供應商已經搶先推出Tablet PC,不僅系統廠商互相「爭鳴」,連處理器廠商也不遑多讓。除了系統廠商間互相比拼規格、功能,處理器大廠也夾雜著明爭暗鬥。

初期定價7萬元(約合2000美元)上下的Tablet PC,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不只是規格與外形,價格同樣具有震撼力。Tablet PC初期成本高過筆記型電腦,主要是開發與材料成本較高,一旦成熟就會開始調整價格。

高價位還反應了微軟的作業系統與用於顯示的強化LCD上。微軟Tablet PC的授權費高過PC,初步估計約高出10%。另一方面,雖然目前LCD價格不斷下探,但價位主要反應在14吋規格,10.4吋價位幾乎沒有太大變動。再加上支援手寫功能的LCD需要強化玻璃,造價自然不便宜。

面對微軟對Tablet PC的極度樂觀,釋出多種對未來Tablet PC的預估,但是Tablet PC產品供應商寧可保守樂觀,畢竟「取代」是場辛苦的戰役。系統廠商市場上的角力賽逐漸白熱化,處理器廠商的競爭也不在話下。

微軟在臺舉辦Tablet PC發表會時,Transmeta私下拿出宏碁美國網站資料(詳見http://global.acer.com/products/notebook/tmc100/spec.asp),指出宏碁使用英特爾Pentium III 800MHz處理器,電池的使用時間為3.5小時,但螢幕亮度只有5nits,平常筆記型電腦螢幕的亮度約介於100~130nits之間。

宏碁資訊產品事業群總經理翁建仁表示:「宏碁將會跟隨英特爾腳步在2003年初推出Banias處理器產品。」微軟力推的Tablet PC,讓系統、零組件廠商在統一的平臺上爭奪領土。如果連Bill Gates都不看好,廠商怎麼願意跟進?微軟有不得不樂觀的理由。當然,在作業平臺授權、強化LCD售價都高的情況下,Tablet PC也不得不走高價路線。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