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ThinkPad筆記型電腦今年10月5日度過10周年,ThinkPad也在臺灣大展拳腳。既定營收持平的IBM個人電腦事業處因此成長二位數以上,預估今年在臺筆記型電腦銷售可突破5.2萬臺。同時,由於臺灣ThinkPad全賴進口,庫存管理相形重要,IBM的PC已有20%未經既有通路出貨。

根據MIC(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統計,臺灣今年筆記型電腦規模約42.2萬臺,較2001年成長15%。IBM個人電腦事業處副總經理洪漢青表示:「今年第4季,ThinkPad的銷售量可望佔臺灣17%。」若以IBM預估的年度5.3萬臺估算,今年IBM在臺筆記型電腦出貨約佔12.5%。

就出貨結構分析,ThinkPad R系列筆記型電腦約佔4成,3萬元與4萬元機種各佔2成,其餘A、T、X系列因價位與檔次不同向上逐步遞減。 目前ThinkPad的A、T、R、X四大系列中,R系列全部來自緯創菲律賓廠製造,R與T系列則有一成多來自中國深圳廠。雖然明年部分R系列將轉由韓國LG供應,但臺灣的ThinkPad已經100%依賴國外進口。

今年洪漢青的工作有一大部分在於庫存管理,目前筆記型電腦庫存周期約5周左右,桌上型電腦視情況拉長為6周。有別於過去直接在臺灣本島生產、後勤、配銷的運作,IBM必須考量更多產品報關、入關等問題。

洪漢青說:「現階段IBM約有20%沒有透過既有通路出貨。」也就是說,只要有大型專案,IBM也會直接出貨,出貨層次由3層降為2層,甚至是0層。「要維持這種模式運作順暢,提供旗下經銷商合理的利潤很重要。」

除此之外,原定9月推出的MyThinkPad.com網站曾在10月中旬問世,但IBM並未大力促銷,僅提供玩家級使用者自行訂做ThinkPad。不過因為使用者的採購多是換購而非訂做,幾經考量後已在日前暫停該網站。

經過一連串的促銷與降價後,今年ThinkPad在臺銷售量將比2001年成長1萬臺。至於桌上型電腦,由於家用市場不再使力,在與商用機種的成長抵消後,空間有限。今年10月底為止,個人電腦事業處已完成2001年的業績目標,「11、12月就是成長的部分!」洪漢青說。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