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底正式將「宏碁資訊廣場」改名為「eloha數位棧」的宏碁,經過2年運作後再次「變臉」,由「eloha數位棧」更名為「宏碁專售店」。宏碁在臺灣的450家經銷體系自12月起陸續更換,隨後再擴大到中國與香港,除了大中華區,宏碁也對中南美洲、歐洲展開通路換裝評估。

1985~1988年的宏碁通路體系名為「宏碁資訊廣場」,英文為InfoLand,1989~2000年使用AcerLand的英文識別,2000年才改為eloha數位棧。今年2月回臺接任大中華區營運總部總經理的林顯郎,是一手策畫此次通路變臉的主事者。林顯郎說:「eloha數位棧的識別體很漂亮,但就是無法與宏碁的產品畫上等號。」今年3月開始,林顯郎在臺灣進行更換識別體的調查。

除了「感覺奇怪」,林顯郎也坦呈帳面上確實發現問題,但林顯郎不願對此多表示意見,僅以一項數據說明eloha數位棧與原定目標的差距:「過去宏碁資訊廣場與宏碁產品的連結率,在18歲以上、國中程度以上人口中高達98%,但eloha數位棧與宏碁產品之間的連結率遠不及98%。」

由於「eloha數位棧」當初由宏碁董事長施振榮主導,因此當林顯郎向施振榮提及更換識別體一事,施振榮先是眉頭一皺,然後要林顯郎再試2~3個月。今年暑假期間,施振榮似乎意識到問題所在,反而積極起來。原本10月上旬就可公布的新識別體,因經銷商的多次票選、投票而延至11月底。

宏碁在臺灣的450家經銷體系,預計12月開始更換識別體系,6個月之內要換裝完畢。其餘的中國與香港,2003年底要全面採用新識別體。宏碁已在臺提撥4000萬元改裝,明年大中華區的行銷費用更達6億元之多。

至於近來在通路動作頻頻的明基電通,宏碁總經理王振堂也不再退讓,表示未來雙方的競爭是獨立且正面的,沒有灰色地帶。改裝後的宏碁專售店希望走7-11模式,也就是消費者清楚7-11屬於統一集團,但統一的產品卻佔40%以下。未來宏碁專售店將不排除販售惠普、IBM產品。

宏碁與明基曾經協議,今年9月底前宏碁不跨足周邊,如今約定效期已過,宏碁的周邊更落實「臺灣買、臺灣賣」模式,如LCD顯示器就向友達、廣輝採購。以2003年預估出貨的200萬臺筆記型電腦估算,至少會採購200萬片面板,再加上LCD顯示器,採購600萬片不成問題。

林顯郎說:「宏碁是系統廠商,跨足周邊很容易。周邊廠商要跨足到系統,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當林顯郎被問及是否對明基意有所指時,林顯郎趕忙說:「優派(ViewSonic)也是從顯示器跨到Tablet PC呀!」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