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自2002年9月在南港成立生物資訊研發中心後,在周年慶的前夕取得參加國家基因體醫學計畫的門票。未來IBM將提供垂直整合應用與網路公用運算平臺兩大方向,短期內,IBM只想談整合,不講利益。

過去臺灣生物醫學相關的研究不少,但面臨的問題是各個單位有不同的系統,而且彼此之間無法共通。IBM生物資訊研發中心進駐臺灣時,第一目標就要打破藩籬,1年下來,已與產、官、學、研等9個單位合作。同時,IBM也是參與國家基因體醫學計畫眾多單位中,第一家民間企業。

陽明大學生物資訊研究所所長楊永正指出:「IBM與其他資訊設備供應商不同的是,IBM不講利益。」許多生物科技研發單位、機構也認為:「還無法提出具體解決方案時,就要買機器,再多預算也花不下手。」

例如先前惠普宣稱將引進國外生物科技課程,但是開設有生物科技相關科系的學校就認為,由學校開辦課程,會比廠商自行開辦更有公信力。目前IBM生物資訊研發中心有5名編制,隨著國家基因體醫學計畫補助投入,該研發中心將在年底前擴編數倍,研發中心的面積也將由原本的50坪增加到200坪。

IBM認為,臺灣在亞太區生物科技領域佔有重要地位,因此3年內會投資超過2億元,經營這座生物資訊研發中心。至於投資如何回收?臺灣IBM總經理許朱勝說:「這是傻勁。」IBM希望建立起共通平臺後,再透過服務部門收費,而不是只有硬體或軟體。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