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商報報導,中軟總公司16日與中國電子產業工程公司簽訂協議,由中電產業無償受讓中軟總公司在中軟股份公司的國有法人股4225.4803萬股,使中電產業成為中軟股份的第一大股東。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電子產業工程公司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EC)的全資子公司,也是CEC今年8月1日成立「中電控股」公司的「母體」。意即未來中電集團透過中電產業改造為股份制企業後,「中電控股」公司即現身取代中電產業。
根據大陸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資料,CEC是大陸國務院系統下189家中央級企業之一,與四大電信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等赫赫有名的大型集團企業同級。
根據CEC網站資料,該公司旗下有26家全資子公司、30家控股參股公司和5家境外公司。其中包括中國計算機軟件與技術服務總公司(即「中軟總公司」)、夏新電子、上海浦東軟件園、深圳桑達電子等知名企業。
21世紀經濟報道說,CEC於1989年成立時接手前電子工業部旗下「一大堆」企業,涉及的領域從金融投資、進出口、房地產,到彩色電視機、DVD、路由器、手機,以及系統整合、軟體開發到晶片,非常龐大且複雜,但其IT領域的資產年營收卻占集團總營收的70%。
因此,21世紀經濟報道說,CEC從2001年即開始著手「中電控股」的上市計劃及行動,包括2001年收購菲利浦的一家GSM技術研發機構;去年3月出讓中電通信40%股份給一家民營企業;去年6月受讓菲利浦深圳桑達公司部份股權,使CEC實際控股深圳桑菲公司等。過程非常複雜。
今年8月,中電產業內部估計,「中電控股」實際納編的中國電子集團中企業,「可能」包括中軟股份、中軟國際和夏新電子。而16日中電產業成為中軟股份第一大股東,即證實該估計屬實。
21世紀報道說,CEC旗下現有6家上市公司,包括上海貝嶺、深圳桑達、夏新電子、中軟國際、中軟股份和收購的三星石化。
但CEC未來要改制為股份制,將以中電控股為主體。因此中電產業控股中軟股份的模式,成為CEC其餘五家上市公司如何配合「中電控股」上市,全部或部份納編的一項指標。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3
2025-02-10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