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走過唱片業人人喊打的冬天後,再加上Apple的鼓吹,如今似乎又重新賦予MP3新生命。眾家廠商不僅跨足MP3播放設備,連MP3歌曲的下載服務、下載平臺等等新商務模式,都是MP3帶來的產業改變。

根據統計,2003年全球採用硬碟做為儲存媒介的MP3播放器,約有180萬臺的市場規模,而採用快閃記憶體為媒介的MP3播放器,則有190萬臺,兩者相差不遠。但是,如果與CD播放器外型,同時支援MP3播放的設備相比,180~190萬臺的規模,實在不能與1060萬臺相比。

美國市調機構Jupiter統計,今年硬碟基礎的MP3播放器,就會超過以快閃記憶體為基礎的MP3機種,這也會間接帶動1.8吋以下硬碟的需求。

不過,MP3播放器因具備體積小、抗震動、易於攜帶、可隨意編輯音樂等優點,市調機構IDC認為,未來3年,該產品年複合成長率都有30%。企業的新定位

藉由MP3開始轉型的明顯例子,首推Apple。雖然目前iPod佔Apple的總營收還不到10%,但是iPod對Apple產品所產生的影響,卻不容忽視。根據統計,購買iPod後3個月,消費者會回頭採購Apple產品。

與iPod同樣採用硬碟為儲存媒介的戴爾Digital Music Player,不但在戴爾網站上銷售硬體設備,同時也提供MP3音樂的下載。資訊廠商談論服務與硬體、軟體的關係多年,但MP3似乎是最能表現IT服務的模式。

另外,包括日商、韓商在內的MP3播放器提供者,也都重新思考市場的需求。美國華爾街分析師就認為,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音樂,至於MP3播放設備的外型如何,並不是影響採購的重點。因此,同樣容量、功能接近的MP3播放器一字排開,除了價格,就是與音樂相關的功能。行動中的MP3

事實上,MP3播放器並不容易定義。iRiver公司就發現,MP3可能成為行動中的新娛樂。iRiver推測,2004年的雅典奧運,以及2008年的北京奧運,將會使MP3更加蓬勃,原因是MP3不僅僅於單純的播放設備,MP3還可以結合PDA、手錶、計步器、手機等等,未來的商機無限。

一旦MP3成為行動中的娛樂,也就意味著銷售的管道可以更多元。以韓國來說,由於網路普及,即便MP3銷售管道不多,但可供網路下載的地點卻相當多。因此,韓國近來推動MP3的腳步有快過日本的趨勢。

iRiver認為,只要MP3越來越普及,可能便利商店就可以販售MP3音樂。當然這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因為許多音樂版權需要一併考慮。這樣的改變,不僅僅是銷售MP3硬體的廠商,連提供下載服務的廠商、收費機制、唱片公司都要重新思考MP3的發展,才有辦法藉此創造更多的商機。只有硬體還不夠

Apple iPod的成功,讓許多廠商產生「假象」,認為MP3可能大有商機。不過,只要看看Gateway、Listen.com、MusicNet……的營運,就可以知道,只有MP3硬體,或是只提供MP3音樂,並不足以搶下大筆的商機。

Jupiter統計,2006年時,全球使用MP3播放設備的人口數,將超過2600萬,只要能夠抓住2600萬的使用脾胃,就可以持續創造商機。或許2006年以後,2600萬名MP3播放設備使用者將緩慢成長,但是,這些MP3使用對於MP3歌曲的需求卻可能有增無減,商機將從硬體位移到歌曲。

準備好迎接MP3了嗎?不只是消費者,廠商也得張大眼睛瞧瞧!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