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家手機廠商紛紛宣布2004年的年度計畫,包括諾基亞、索尼愛立信、LG等,八成以上的上市新手機都將數位相機列為基本配備。有研究單位指出,手機廠商此舉無疑將瓜分數位相機市場,預計2004年將會有五百萬臺數位相機市場流失。
拓墣產業研究所資料顯示,2003年~2006年相機手機年複合成長率高達73%,雖然相機手機在日本與韓國已高度普及,分佔89%與50%,成長有限,但手機價格下降,預料將提升歐美市場對相機手機的接受度,然而這也將使數位相機市場成長的腳步變慢。
在像素方面,相機手機進展相當快速,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楊勝帆就指出,2004年相機手機像素會出現30萬與百萬像素兩大主流。30萬像素手機,進行多媒體訊息傳送時,與現有電信系統頻寬較能相容;百萬像素手機的拍照品質,則與低階數位相機無異。「300萬像素以下的低階數位相機,由於相機手機的價格下降與像素提高,將逐漸失去消費者的青睞。但是,300萬像素以上的數位相機市場,則不會受到影響。」楊勝帆說。
臺灣是數位相機的代工重鎮,有普立爾、天瀚、致伸、智基、佳能、華晶科、亞光等十幾家代工大廠。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資料顯示,全球數位相機委外代工市場,2003年臺灣廠商出貨的數位相機計1720萬臺,佔全球市佔率38%;2004年保守估計出貨1970萬臺,約佔全球市佔率37%。各主要市場委由臺灣代工的比率,日本450萬臺,佔10%,美國620萬臺,佔80%,中國150萬臺,佔70%,歐洲則幾乎是百分之百委外,計有750萬臺。
楊勝帆表示,由於2004年相機手機將從5500萬隻大幅提升至1億隻,恐造成對數位相機市場的排擠作用,再加上Sanyo擴大產能,將由1200萬臺增加為2000萬臺,增加產能的幅度遠超過臺灣廠商為日系品牌的代工量,預估2004年全球數位相機成長率為20%,臺灣的成長率為15%,臺灣數位相機出貨量雖有增加,但成長率表現將不及全球平均水準。
為了尋求更多機會點,臺灣數位相機廠商已紛紛開發其他產品線,如普立爾、新虹開發高倍光學變焦機種,天瀚、佳能開發數位攝影機,亞光、致伸等多家業者,則是朝手機相機模組發展。
以天瀚為例,目前有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及手機相機模組三大產品線,天瀚表示,營收占五成以上的數位相機產品線,將朝300萬像素中高階機種研發,在手機相機模組方面,則開發了35萬與130萬像素的手機相機模組。致伸則指出,數位相機與相機手機在設計上有不同功能,數位相機以解析度為訴求,相機手機的訴求則是經驗分享,短期內應不會有太大威脅。但從長期發展來看,致伸也開始重視手機相機模組的開發,以因應市場變化。
熱門新聞
2025-02-05
2025-01-31
2025-01-30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