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資訊網路與通訊系統整合度提高,語音、數據及影像三合一(Triple Play)需求也在提高。資訊通訊的整合平臺幫助企業提高核心業務及對於客戶忠誠度及供應鍊的連結,不僅在企業需求端增加,設備及服務供應商也意識到自身角色、產品類型及提供的服務方式都在轉變,成為企業用戶業務的支援者角色,共同合作讓企業資訊競爭力發酵。使用者需求不能用想像

「業者不能坐在公司裡想像,假設使用者的需求就推出產品。」阿爾卡特(Alcatel)企業數據通信系統事業部臺灣區總經理曾祥峻說,通訊市場由原本的賣方導向,轉為現在的買方導向,不再是業者決定頻寬、技術或設備的類型,讓使用者決定要或不要,改由視客戶的核心業務所需要的支援,由供應商的規畫及提供即時性與全面性的能力而定。

曾祥峻表示,端對端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必備條件,除了要有軟、硬體產品的提供,還要加上基本服務與應用中介軟體的整合能力,才是一個完整的應用服務解決方案。針對企業或產業的用戶,或者是固網及行動電信業者的需求,依它們的規模大小,需要不同程度但完整的應用服務。

語音、數據及影像等資訊流,甚至包括了金流,也逐漸整合在IP網路上,形成三合一溝通平臺,讓多點連鎖企業對員工的訓練及客戶的服務時間可以縮短,提高效率,對供應鍊的下單及價格時效,也都更具競爭力。產業不同凸顯需求差異

以一家以壽司為主打的日式連鎖餐飲店為例說明,目前在臺設立60~70個門市點,預計今年要擴增到一百個門市點。

數位聯合電信(Seednet)行銷處企畫部第四事業群經理葉霆霆分析,像這樣的連鎖店作業特色反應在資訊科技服務導向時,原本以傳真與供應商作為主要連絡方式,倉儲管理及與供應商之間的連結,才能確保其各門市進貨海鮮的數量、新鮮度與即時性。

在導入整合式服務平臺後,除了在網路語音及網路視訊的使用外,也強化從電腦來接收傳真的『電子傳真』整合接收能力,不僅系統整合度高,內部使用便利,與供應商連絡的習慣也沒有改變,同時還節省了紙張資源。

「因為很多漁獲供應商的工廠e化程度不足,大部分是以傳真來代替電子郵件來連絡,所以這家日式餐飲店在資通訊整合服務平臺的要求,就會強調電子傳真的整合接收能力,這也是業務性質及與供應鍊配合,產生與其他公司凸顯出客製化的需求。」葉霆霆說。

臺灣手機領導品牌Okwap的英華達,在資訊科技的投入相當多,各個系統的整合度相當高,形成一個完整的資訊採購溝通平臺。英華達副總經理陳烈宏說,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企業系統整合度高的好處,以採購系統為例,可以提供採購人員的工作績效,減少例行工作的比例,資訊系統把價格透明化,價格的變化就留給供應商們傷腦筋,採購人員可以利用節省下來的時間,做產業、價格策略分析等附加價值較高的工作。

對於企業整合式網路的成熟,Juniper臺灣區總經理林蒲英認為,企業在資訊系統應用必定要與供應鍊整合。「從上游的供貨到下游查詢每日生產進度,採購、生產到銷售,都要與資訊系統做結合,而且是企業內部與外部網路都要能提供一致化的資訊,有助於核心業務的競爭力提升。」林蒲英說。使用者習慣優先

「資訊與通訊這兩塊因為IP化融合,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宏遠電訊總經理翁樸棟說,「但是如何讓使用者也覺得使用起來也是一件自然的事,就必須花些心思,尤其在終端設備及介面上的設計,是使用效應能否發揮的關鍵。」

思科(Cisco)最新推出的一款IP語音話機,最大特色是以可觸控式的彩色螢幕面板,可直接看到公司內部全部使用者分機,同時結合了倉儲物料系統,使用者除了透過電腦進入系統,也可以透過電話機看到庫存物料的數量、料號及條碼。據了解,這樣一臺IP語音話機的售價大約要價臺幣4萬元。溝通平臺的多樣,讓使用者增加溝通的方式,但對於介面的熟悉度及價格門檻,是此類產品待克服的問題。

葉霆霆認為,如果一項服務平臺或設備導入之後不好用,整合度與效益就不會被顯現出來,反過來說,如果導入之後的效益不明顯,可能是使用者對該項系統或平臺的接受度低,覺得不好用而不想用,必須讓使用者能延續原本的作業習慣,使用度才會提高。

「為使用者創造出體驗的機會與動機,讓使用者在體驗後感覺到使用的必須性,同時要增加使用者在使用過後的利益,進一步讓他們喜歡,導入一項系統才能發揮真正效益。」陳烈宏說。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