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ntGo的經營模式為何?其中關鍵技術是什麼?

如果使用者想看新聞報導,會到新聞網站或入口網站的新聞頻道,點閱有趣的文章。My AvantGo一開始就定位「PDA雜誌」網站,營運模式和一般媒體一樣,主要收入來自廣告,訂戶可免費從網站下載訂閱的頻道內容,且可以離線閱讀,而且頁面和連線狀態的呈現沒有差異。

目前訂戶超過700萬名,臺灣則有4萬個。

我們公司剛成立的時候(15年前),市面上當紅的通訊方案有i-Mode和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走Web應用(HTML模式)的公司還不多。事實證明我們當初賭對了,Palm、Pocket PC、Sybian等都走HTML Java-based,WAP太複雜,使用障礙太高,很多公司都失敗了;企業目前所採用的入口網站或M-Business服務,也都是建立在應用伺服器上,網路軟體應用已經越來越普及。

目前AvantGo共有800個頻道,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喜好訂閱,只要按一個鍵,就可透過通訊套件(cradle)將網頁內容傳到PDA。由於訂戶看到的介面和PC上網看到的一模一樣,內容提供者可針對不同潛在消費族群,刊登相對應的廣告,而且針對廣告客戶層,也有不同的廣告收費。從許多報告可以得知,PDA市場越來越小,AvantGo要如何因應這樣的變化?

PDA市場逐漸萎縮是事實,但有些行業別還是選擇PDA為最佳解決方案。我相信接下來將會是智慧型手機的天下,它結合了PDA的長處和通訊功能,支援無線傳輸的功能更強大,對用戶來說更為便利,新資訊將透過無線傳輸介面主動送到用戶端,也不用像PDA用戶還需要使用通訊套件,同步後才能得到新資訊。

因為無線的未來,我們也將開發支援智慧型手機的應用技術,資訊的流動方式從拉轉向推,被動轉變成主動,用戶裝置能接收到更豐富且個人化的資料。請說明哈佛醫學院的成功案例,該專案解決了他們什麼問題?

哈佛醫學院的大三和大四學生要到醫院實習,所以常在學校、醫院、教室和宿舍等地跑來跑去,因為課程變更、選修或上課等校方用了大量的書面資料,且文件傳遞相當費時,且偶爾會有錯誤發生。

為了節省書面使用和往返成本,以及降低資料輸入的錯誤率,校方採用iAnywhere的M-Business Anywhere方案建置了一套「My Course」系統,建置了豐富的應用系統,涵括了課程表、醫院病例日誌摘要、講義摘要、課程評價、動畫式解剖圖解、測驗日期,以及院部管理單位的最新公告等,手持端設備有Pocket PC,有些則是用Palm OS。

使用6個月後,這套行動作業程序已經讓哈佛醫學院省下15萬美元的書面意見調查成本,這些意見調查表的回覆速度和效果,也從過去6周內收20%的狀況,大幅提高到80%的回覆率。這樣的應用還可以擴及家醫領域、居家照顧或老年人的緊急看護等。各地區的行動裝置使用習慣是否會有差異?你如何看亞洲市場?

過去我們的服務範圍主要在美國市場,日文、正簡體伺服器幾個月後將陸續問世。我相信每個地區對於手持設備的使用習慣會有差異,但我非常看好亞洲地區未來的潛力,一方面因為無線應用環境將逐漸成熟,另一方面用戶對於行動應用服務的接受度也比其他地區高。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