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投資向來與IT投資密切相關,不過,2000年.com風潮過後,全球伺服器成長並未出現大幅度的躍進,即使每季維持成長格局,但幅度不大。臺灣伺服器市場大致與全球發展一致,今年因為處理器廠商推動64位元處理器,加上刀鋒伺服器接受度提高,也成為市場推動的焦點。

市調機構IDC統計,全球伺服器規模約482億美元,臺灣伺服器規模約4.29億美元,臺灣的IT市場規模,大致是全球總體市場的1%左右。

從2004年全球伺服器的發展分析,採用RISC(精簡指令集)與EPIC(即Itanium 2採用的架構)處理器的伺服器銷售總額,約196億美元,相較於2003年,這塊市場出現1%的微幅下滑。但是採用x86處理器的伺服器銷售總額卻有210億美元,規模已經超越RISC與EPIC伺服器。

反觀臺灣,採用RISC與EPIC處理器的機種,2004年的銷售額達1.91億美元,大致是全球市場的1%附近。x86伺服器規模達1.96億美元,還不到全球210億美元的1%。 今年英特爾、AMD大幅加碼64位元處理器,加上微軟即將在4月底推出64位元作業系統,東風吹起,x86伺服器由32位元轉入64位元運算的生態環境也就到位。不對等的價格定位?

惠普企業伺服器暨儲存設備事業處總經理廖仁祥表示,採用RISC與EPIC處理器的伺服器,2004年在臺灣銷售總量達3724臺,創造出1.91億美元的銷售額。但是反觀x86伺服器,2004年臺灣銷售了63072臺,創造出的銷售額為1.96億美元,可見RISC、EPIC伺服器比x86機種價格高上許多。

隨著x86伺服器的穩定度越來越高,使用型態也在改變。過去x86伺服器多半被使用在檔案伺服器,但近來x86伺服器已經被大量使用在資料庫、ERP等領域,RISC伺服器「高價等於穩定度」的訴求,不再像過去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雖然全球RISC與EPIC伺服器的市場規模微幅萎縮,但該領域的伺服器廠商不願將這種現象解讀為市場需求縮減,反而認為是這類機種的效能提高,降低企業的購買成本,因此市場規模自然大不如前。

但看在x86伺服器人士的眼中,這是一個反攻的機會。RISC伺服器進入64位元運算已久,但是x86進入64位元運算卻是這幾年的事,只要x86伺服器能在64位元運算基礎上平起平坐,再加上較低的價格,將會擴大應用範圍。刀鋒伺服器出鞘

除了廖仁祥,IBM系統暨科技事業處總經理葉緯也高分貝宣誓進入刀鋒伺服器的決心,這也是因為看見了臺灣企業對刀鋒伺服器的接受度越來越高。「2004年經過市場教育以後,臺灣刀鋒伺服器的規模比前一年擴大了5倍以上。」葉緯說。

刀鋒伺服器也有多元化的樣貌。除了高度不同、架構不同之外,現在幾乎主流規格的處理器,都已開始進駐刀鋒伺服器,包括英特爾的Itanium 2、Xeon、Nocona,AMD的Opteron,昇陽的UltraSPARC,IBM的Power,讓刀鋒伺服器的形態呈現多樣化的面貌。

刀鋒伺服器對伺服器產業最大的衝擊,是成本明顯轉移。過去IT產業一再呼籲,硬體成本將降到30%以下,取而代之的是服務的成本。但是幾年過去,企業投資在IT設備上的成本並沒有明顯的轉移。

可是現在一「片」刀鋒伺服器的價格大約是一部筆記型電腦,實現了硬體成本大幅降低的預期,但隨之而來的,是如何管理好刀鋒架構中的各項軟體、設備。

伺服器三大主要供應商IBM、惠普、昇陽,甚至是本土的大同、新漢,都會在今年加碼刀鋒伺服器。

期待在新架構、新運算階段的出現,伺服器能夠帶動新一波的IT投資。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