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軟體聯盟(BSA)最新出爐的調查報告指出,臺灣組裝電腦盜版情況嚴重,組裝電腦安裝未經授權軟體的比例占整體的70%,相較於臺灣整體盜版率的43%高出許多。主要是由於組裝電腦比一般品牌電腦價格便宜,同時廠商常會隨機附贈許多昂貴的軟體,消費者在種種誘因之下,就選擇組裝電腦。商業軟體聯盟為遏止盜版風氣,於4月開始推動「買硬體盜軟體」檢舉專案,提供最低2千元、最高30萬獎金,為期45天鼓勵民眾檢舉。

針對臺灣企業採用盜版軟體的情況,IDC資深分析師暨硬體設備組召集人陳睿聆就指出,目前臺灣有37%的企業,在過去的一年內採購過組裝電腦,其中採用組裝電腦比例最高是9人以下的小公司,而5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業當中,採用組裝電腦的比例也佔了15%。

BSA主席宋紅媞指出,針對企業盜版軟體方面,去年經過BSA軟體導正專案的企業就有447件,未來BSA也將持續查緝追蹤。只要鎖定使用盜版的企業,加上查證資料蒐證完整,就會配合警調單位採取實際行動,宋紅媞表示,未來的目標是要求企業100%使用正版軟體,假使發現企業使用盜版,將會求償30萬~100萬元不等的金額。

該聯盟宋紅媞進一步表示,亞洲市場尤其是韓國及香港的盜版率不降反升,相較之下臺灣目前盜版率43%是屬於亞洲國家中較低的,但是臺灣在組裝市場的盜版率卻一直居高不下。未來BSA的查緝重點將會針對企業內部軟體授權不足、電腦商家買硬體送軟體以及大補帖仿冒的查緝,可望能將臺灣的盜版率下降至4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副局長盧文祥表示,消費者不應該以軟體太貴當藉口,此外,也希望軟體業者提供的價格可以下降,進而促進消費者買正版的動機,盧文祥表示,採取法律行動才是最後不得以的措施。因此,經濟部從去年12月底起就與各電腦賣場合作,貼上「本店響應不賣仿冒品與盜版品」標章,希望在商家響應的情況下可以有效降低盜版比例。

其中,針對部分消費者買組裝電腦時,會請求店家代為灌裝盜版軟體,宋紅媞表示,商家一旦為客戶安裝、重製軟體,就已觸犯著作權法,這對於合法銷售軟體的商家造成相當不公平的競爭。有鑑於此,BSA也呼籲電腦商家響應政府的「店家支持正版活動」,鼓勵消費者使用正版軟體,民眾如有發現主動提供盜版軟體的廠商可以向BSA檢舉。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