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4的求職人口統計結果可以發現,投入資訊領域的女性從業人員明顯比男性少很多。探究其中的原因,因為資訊部門不適合女性生存嗎?或女性本身就不喜歡這一類的工作,所以在學生時代就避免選擇理工組?抑或是資訊業原本就是為單一性別量身打造的工作環境,因為女性的加入而造成緊張或不適應?女性出頭天來臨

趨勢專家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先前的觀察認為,女性在職場的弱勢年代即將過去,隨著教育程度提高、經濟獨立,女性對於工作生涯的發展將會有超越男性工作者的表現。一般企業若能善加開發女性員工的特質與優勢,不僅會對於企業競爭力的提升,更能帶給企業一個多元化的職場健全環境。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優秀的職場領導人或許與性別無直接關係,重點是在於個人是否具備管理特質以及個人的本身條件。然而,現在的企業管理漸漸從以往階層、教條式的權威方式,走向由溝通、尊重的管理方式,女性本身具有的細膩特質與柔性溝通協調能力,將可以轉化成為職場上的工作及管理優勢,女性的這一些特質可以讓企業的團隊更緊密結合。沒有女性工作者,組織缺乏多元觀點

在「CIO WISDOM-Best Practices from Silicon Valley's Leading IT Experts」一書中提到,女性的優點在合作溝通協調上,尤其是團隊合作時,具有好的溝通能力將是成功的重要一步。

多元化是帶給職場健全的一個重要關鍵,職場上如果沒有女性工作者,將會損失圓融處理問題的人,企業內部也缺少多元化觀點。尤其是當企業只因性別就排拒這一些人才時,對於企業來說,即使是再多花2倍到3倍的薪資,也換不回一個具有遠見以及溝通協調能力的管理人。

此外,由於女性本有的敏銳感,可以提出對問題不一樣的看法,並可以隨時洞察外在變化,常可以在關鍵時候發現問題所在,適時的調整企業策略方針。尤其是許多研究指出,相較於男性的直線性思考,女性反而可以在一些事物中看到比較多的細微差異,同時女性的思路也比較周延。多數工作環境仍壓抑女性成長

上述的女性特質是否能用在當今的IT工作環境?抑或目前的IT工作環境是否能讓有心投入IT產業的女性一展長才,無後顧之憂?恐怕多數企業的答案還是否定的;固定的工時和加班制度、繁重的工作量、強調技術能量的工作條件,加上女性仍需負責家庭勞務等因素,都讓女性對於IT工作卻步。

或許多數看到這篇文章的男性會忿忿不平,對於女性爭工作權或是福利的行為不以為意,認為這樣的行為反而對男性不公平。事實上,多數的工作環境初期建構時排除女性因素的,包括體力的差異、生育或家庭勞務的付出等,因為這些因素的阻礙,許多具有潛力或專業能力的女性被就被排除在外。

一些重視女性人才的企業,塑造追求幸福的企業文化,會投資更多貼心的福利和心靈成長的課程等,提升女性人力資源和素質。以IBM為例,根據2004年底的資料,其經理級以上的主管有20%是女性,為激發女性的工作潛能,特別針對女性員工也開辦成長讀書會,並設立女性導師制度,協助這些在男性為多數的職場中奮鬥的女性,認真規畫未來的生涯。幸福員工,幸福企業

資訊部門面對的不只是一堆硬梆梆的機器設備或密密麻麻的應用程式,也需要搬重物或設備,網管人員也要全天24小時待命,更重要的任務是符合所有用戶的需求,包括不當機和所有新的功能應用等,這些任務分配到每個資訊人員的過程,構成了分工的需求,因應不同的工作設計,也應有彈性的工作時間和薪資等配合。

為維護女性的安危,減少她們值班的機會,對於總是分擔值班工作的男性,若能給予相對回饋的報酬,或許是另一個打造平等環境的方法。 怎樣的工作環境才能讓女性感到幸福呢?日前泛亞人力銀行針對女性上班族進行票選,最讓女性感到幸福的企業為智邦科技,奇美電子、友達光電、福特六和、IBM等也都入選。以智邦為例,公司內部不但擁有漂亮的哺乳室,還提供女性員工月薪30%的生育補助,生產後也有10個月「留職半薪」的待遇。

如何吸引更多優秀的女性IT人員投入,並充分發揮專長和潛能,從結構、觀念和態度的改善是必要的。畢竟,更多元的想法和文化的激盪下,才能產生出更多的創意。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