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目前網路人口超過1000萬,透過網路不打烊的特性,不論是夜半三更或是出國旅行,民眾都可以透過網路提供的服務達成自己的需求,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門、能知、能辦天下事」。只不過,目前仍然有許多人,因為種種原因,還沒有機會使用電腦、不會上網。
2300萬的人口中,有高達1000萬名的網路人口,但剩下1300萬非網路人口所呈現的數位落差,則是目前E政府施政過程中,所面臨最嚴苛的挑戰之一。根據行政院研考會2004年最新臺閩地區數位落差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有68.2%的民眾曾經使用過電腦;以各縣市來看,臺中市、臺北市及新竹市的民眾曾經使用過網路的比例最高;相對的嘉義縣、台南縣及雲林縣則是墊底。也就是說,許多住在都市化程度較低地區的民眾,受到數位洗禮的程度也較低。
臺灣有574萬餘戶家戶擁有電腦,超過424萬家戶有連接網路;家戶每月總收入越高,其家戶電腦擁有率及平均每戶電腦擁有數量及家戶連網率,皆有越高的趨勢,而身心障礙家庭的電腦擁有率則低於非身心障礙家庭。
面對這樣的數位落差,何全德認為,必須結合政府、企業與公益團體力量,來共同解決這樣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已經陸續進行一些方案,像是提供免費電腦軟、硬體給一些E化設備不足的公益組織,也協助過全臺13個原住民部落,運用電子商務機制推廣生態旅遊,刺激經濟發展與提高就業率;之前也曾在偏遠地區,建置了240個公共資訊站及社區上網中心。
而針對身心障礙者,政府也提供「無障礙網路空間服務」,希望讓身心障礙者可以透過上網、方便取得資訊,達到「機會均等」及「公平參與」的目的。何全德表示,目前的計畫是,在2008年前政府各行政機關必須完成符合無障礙網頁開發規範,使身心障礙者也可以便利、即時取得網路資訊和政府提供的線上申辦服務。
熱門新聞
2025-01-30
2025-02-03
2025-02-05
2025-01-31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