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臺灣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每年仍以5成的比例持續成長,不過根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的統計,2003年到2004年間有36%的電子商店退出市場,其中,退出比例最高的為提供3C、美容保養及花卉藝品類別的電子商店。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周樹林表示,這可能是因為上述類別進入門坎較低,大型業者較少,在激烈競爭下導致退出市場比例也較高。
周樹林指出,根據調查,最為穩定的電子商店為線上旅遊網站,一方面線上旅遊產業仍在穩定成長當中,再來該產業已有不少大型業者,進入門坎高,相對其他類別較為穩定,業者退出該市場的比例約為14%。
而退出電子商務市場比例最高的前三名商品類別分別是美容保養品的44.8%、3C商品的43.3%及花卉藝品38.3%。
不過,MIC也估計臺灣電子商店的數量每年仍以平均10%左右的比例在成長。
即使退出比例高過新加入成員,但MIC的調查卻發現臺灣有7成的電子商店已達損益平衡。MIC表示,這是由於網路頻寬與設備成本逐年降低,再加上消費者網路購物習慣逐漸由便宜轉為方便,因此獲利的電子商店比例也隨之提昇。
而小資本額也是臺灣電子商店的一大特色,根據MIC統計,臺灣有41%的電子商店資本額少於100萬元,37%資本額介於100萬元~500萬元間,僅有22%超過500萬元;而由於電子商務屬於新興產業,因此電子商店的年資也都很淺,其中超過5年的僅有21.3%,介於3~5年的有34.4%,1~3年的有33.6%,少於1年的也有10.7%。
MIC估計今年臺灣網路購物市場規模為596億元,比去年的389億元成長53.2%,並指出2006年可挑戰900億元,約佔整體零售市場的2.29%。
熱門新聞
2025-02-05
2025-01-31
2025-01-30
2025-02-03
2025-02-05
2025-02-03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