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生命周期管理(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ILM)目前是儲存業界熱門的話題,但各家廠商對於ILM的細節定義,甚至實現方式,都各有其特色。儲存廠商EMC日前在一場儲存研討會中,具體建議6大實現ILM的步驟供企業主參考,希望讓ILM不再只是「只聞樓梯響」的空中樓閣,而是可以落實在企業中的一套解決方案。

所謂的ILM,其實就是一種把最重要的資料存放在最昂貴的儲存媒體上,等到資料價值減低,可以自動將資料搬移到略微平價的儲存媒體上。在資料量暴增,造成企業用戶必須花費更多的預算在購買儲存媒體上,以及面臨資料管理困難的問題時,ILM成為最有效的解決方式。

EMC解決方案中心處長徐師亮表示,EMC落實ILM的6步驟,第一步是知己知彼,找出企業本身既有的儲存設備,避免日後的資源浪費;再者,對企業本身的儲存架構,從DAS(直接附加儲存)轉化成SAN(儲存區域網路)或NAS(網路附加儲存),善用儲存設備的利用率。接著,將SAN或NAS做成階層式儲存(Tiered Storage),分成線上、近線以及離線等3種;第4,再對資料進行備份與復原,接著符合相關法令規範,行有餘力再進行異地備援和災難復原。如此一來,ILM的6大步驟大功告成,企業也能順利引進ILM解決方案。

對於每年以20~30%成長的資料量,徐師亮說,企業在採購儲存媒體上,不僅要講究成本,也需要強調ROI;如何達到完整的資訊保護以及備份、回復機制,並且符合日益複雜的資訊架構,以及日益增加的法令規章,在在都是現代企業所面臨的重大挑戰。因此,儲存業者提供ILM解決方案,不僅是業界的一大突破,對於企業用戶而言,也是徹底提高儲存設備利用率的好方法。文⊙黃彥棻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