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舉辦駭客年會已經行之有年,駭客大本營中國大陸也有長期經營的資安會議,臺灣則在日前舉辦第一次的駭客年會(Hacks In Taiwan 2005)。駭客年會主辦單位開宗明義表示,駭客一詞長期被誤導,認為駭客就是入侵者。希望透過這次會議,讓技術高超的駭客公開發表安全技術論文。同時還仿造美國的駭客會議的精神舉辦網路攻防競賽(Wargame),並提供25000元的獎金。
臺灣講師多為網路社群中知名的技術高手,像是主辦人Tim Hsu、gasgas、alan、Charmi Lin以及Kuon等,有趣的是,會議全程不准攝影,以保護與會者身分,許多講師甚至也都以代號而不願以真名現身。會中討論的議題包括「地下網管」駭客經驗的分享、深入解析網路釣魚與魁儡程式攻擊模式、木馬與後門程式的攻防策略、間諜軟體(Spyware)技術簡介、分析Rootkit和廣告軟體手法、零時差弱點攻擊、電腦鑑識與反電腦鑑識(Anti-Forensic)、反逆向工程(Anti-Reversing)等議題,希望藉由技術的討論與交流,讓駭客、資安廠商、資訊人員與科技警察都有參與和學習的機會。
主辦人Tim Hsu表示,以國外舉辦這類活動的經驗來看,的確具有帶動社會重視資訊安全的功能,甚至進而帶動資安市場。首度在臺灣舉辦這次會議的目的是將駭客技術「中性化」,以純技術的角度探討攻擊與防護,強調技術本身並沒有善與惡,關鍵在於如何使用。第一次舉辦就吸引了約140人參加,與會者大部分是駭客、學生、技術人員、資安廠商,甚至是刑事局偵九隊,顯示這類聚會亦正亦邪,與會者可以各取所需。
不過,因為主辦單位的組織尚未成熟,經費來源也不足,因此駭客年會不確定是否會有第二屆。文⊙高雅欣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1
2025-02-10
2025-02-10
2025-02-12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