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無線射頻辨識)應用日益廣泛,在「臺灣國際自動辨識展」中,工業技術研究院系統中心發展出一套物流業專用的商品履歷查詢系統,讓上中下游廠商,可以有效的追蹤商品的來源,讓整體供應鏈的資訊透明化。

由工業技術研究院系統中心研發出符合EPC Network的商品履歷查詢系統,主要是用於物流業,以及各零售業,藉由商品的上下游供應鏈追蹤,可以即時追蹤個別貨物的銷售流向,並隨時掌握貨物位置,對於瑕疵品也可立即的追回,避免企業損失。該系統中心顧君暉表示,藉由這樣的全程監控措施,產品的資訊不再是一個看不到資訊的黑盒子,而是可以透過平臺資料的查詢動作,立即掌握貨物的各項細節資訊。

該商品查詢履歷系統,運用的方式是,在製造商出貨時將商品都貼上RFID標籤,透過RFID讀取器以及中介軟體將標籤上的資訊傳送到系統上,並將資訊整合到企業內部的資料庫,進行商品的資料儲存,其中包含貨物的進出貨日期、要運送到的地點等資訊,透過網路自動傳遞到工研院的RFID平臺,當商品運到下游的各個物流中心時,將會不斷的紀錄貨品進貨、驗貨、出貨時間、地點,未來廠商可以透過平臺查詢,銷售端也可立即做出銷售資訊的回饋以及分析,確切的掌握商品動態,以及做出有效的生產規劃。

這次的展覽,集合近50家RFID廠商,展示RFID在物流業的各項應用,並提供如何藉由RFID與國際物流業者串連的各種解決方案,許多參展的RFID廠商也表示,目前技術已準備就緒,只待使用者將RFID應用導入至企業端。文⊙林怡辰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