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流程改善的CMMI方法,今年11月針對採購需求端推出1.2版,提供一套最佳作法。臺灣資策會也完成CMMI 1.2版開發者作法的正體中文版,預估在3周後正式上線。
CMMI這套流程最佳化的作法,在國際間常被作為驗證軟體供應商開發能力的標準,去年開始推出新版本,陸續發布了兩種作業規範,包括需求端的作業,以及開發端的作業規範。
成功大學教授,也是CMMI評鑑員洪肇奎表示:「軟體品質是雙方的,只有開發端或供應商遵循CMMI規範是不夠的,提出需求者也必須導入對應的規範。」過去CMMI 1.1版主要對開發者端,提出流程改善作法,但也只能用來驗證軟體供應商的能力。可是不論承包廠商的能力再高,若當初軟體專案的需求規畫不良,也無法做出有品質的軟體專案。CMMI新版即是將提出需求與承包的雙方,都納入規範範圍。
與過去最大不同的是,新版增加需求端流程的最佳作法,可供採購需求的業主,像是提出招標案的政府機構,或尋求委外的企業等,調校提出軟體需求規畫的方式,改善規畫品質,讓供應商承包專案時,有更好的品質起點。
目前1.2版包括兩個規範,一個是去年8月發布的CMMI-DEV(開發模式)規範,可以用來驗證軟體承包商能力,另一個是今年11月正式推出的CMMI-ACQ(採購模式)規範,則是可用來驗證需求方業主的作業能力。資策會將推出的是CMMI-DEV開發模式的中文版。
洪肇奎建議政府機關應該全面導入新版本中對需求端的規範,他認為:「目前通過CMMI認證的74家全都是供應商,需求端像政府或企業,1家都沒有。」資策會主任張子龍表示,臺灣CMMI計畫明年將優先輔導大型政府資訊採購單位導入,他說:「目前已輔導財稅資料中心作為政府導入CMMI-ACQ的示範點,明年能夠完成評鑑。」
為擴大政府導入CMMI的範圍,經濟部工業局在今年9月提出將CMMI規範納入國家標準的建議案。資策會主任張子龍表示:「CMMI成為國家標準後,政府採購就可以有法源,政府單位便能夠採用CMMI來規範政府資訊採購的招標作業。」目前標檢局已進入該標準的技術審查階段,張子龍希望明年3月標檢局能夠公布核定結果。
另外一個1.2版中的重要改變是評鑑方式的調整,為確保CMMI的落實,增加認證的有效期限。已通過認證的機構,不論是軟體供應商,或是需求端的政府單位,都須每隔3年重新接受評鑑。未來CMMI還會進一步推出針對供應商對顧客提供服務過程,建立最佳作法,可供驗證資訊服務商提供的服務品質,目前處於草案回顧階段。文⊙王宏仁
臺灣CMMI認證數全球第七 |
根據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軟體工程學院(SEI)於9月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統計到2007年1月為止,全球通過CMMI認證的企業或機構數量有2,464家,以美國859家最多。臺灣從去年的46家,今年1月增加到71家,認證通過數量,全球排名第7,僅次於南韓。資策會主任張子龍表示:「截至本月通過數更已達到74家。」他主持工業局提升資訊軟體品質計畫,從2005年開始補助軟體供應商導入CMMI認證,臺灣廠商目前導入通過率約6成。行政院政務委員林逢慶表示:「明年1月將召開CMMI計畫的檢討會議,規畫下一階段的作法。」
臺灣目前通過CMMI認證的74家多集中在第2、3級,少數幾家從第3級直接跳第5級,但沒有廠商完成第4級認證。洪肇奎認為在CMMI中第2級的文化改變,以及第4級的品質穩定性,是最困難的兩個階段,他評估臺灣目前通過第3級認證的軟體供應商,累積的歷史資料不足,無法獨力通過第4級認證。因此,他結合臺灣產官學界,今年9月開始共同建構適合量測臺灣軟體品質的方法與作業方式,累積臺灣軟體檔案,以供未來資訊軟體供應商進行CMMI高階認證參考。文⊙王宏仁 |
熱門新聞
2025-02-08
2025-02-12
2025-02-11
2025-02-13
2025-02-10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