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費者連上被扣押的網站上,網站上變成了以上的警告

美國國土安全部旗下的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ICE)周一(11/29)表示,已依法院判決,扣押82個違法銷售及散布仿冒商品的電子商務網站。(82個網站的名單

ICE局長John Morton表示,在網路上銷售仿冒美國品牌的商品剽竊了其他人的創意,影響了美國經濟的職缺與營收,而且還可能威脅美國消費者的健康與安全,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是美國國土安全調查及國家知識產權協調中心(IPR Center)的首要之務,他們必須保護因仿冒商品而流失的工作、營收及稅收。

美國執法機構鎖定銷售各種仿冒商品的網站,包括運動器材、鞋子、包包、運動服飾、太陽眼鏡,以及盜版的DVD、音樂與軟體等。首波被扣押的為9家專門銷售首輪盜版電影的網站。

在展開行動的期間,美國執法機構偽裝成客戶向這些涉及仿冒品銷售的網站訂購,發現相關商品在多數情況下都是由位於其他國家的供應商透過國際快遞直接送至美國,在確認這些商品是仿冒或非法之後,美國法官就會下令扣押該網域名稱,並在其他消費者造訪該站時秀出該站已被聯邦機構扣押的訊息,並警告故意侵權最高可罰5年刑期及25萬美元的罰款,而故意銷售侵權商品更可能面臨十年刑期及200萬美元的罰款。

美國司法部長Eric Holder指出,藉由扣押相關的網域名稱,他們瓦解了數千筆的仿冒品銷售。

參與該行動的除了ICE及IPR Center外,還包括電腦犯罪及智慧財產權部門,以及9個美國州檢察長辦公室。

這項行動雖然讓各大品牌、美國電影協會及美國唱片協會同聲叫好,但仍惹來執法不當的爭議。電子前線基金會(EFF)便批評,美國政府在行動前並未知會相關網站,因而有業者抱怨被誤會,並質疑政府是否過度干預網域名稱架構,建議政府應該透過其他更妥善的方式來執行。(編譯/陳曉莉)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