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累積41萬人氣的遠傳電信粉絲專頁,日前在資策會創研所第一屆企業臉書粉絲專頁百強排行榜中,勇奪資訊科技類冠軍,遠傳電信品牌管理暨策略規劃處副總經理陳萍坽表示,成功關鍵是,經營策略上先訂定三大目標,包括了自然增加使用者、提高瀏覽率和維持良好互動,並善用親民策略來思考經營方式,以提高粉絲的黏著度,達到商業行銷之目的。

隔岸觀火,不如一起救火
「一開始,我們根本不敢用遠傳電信這個招牌去創建粉絲專頁。」陳萍坽露出一臉無奈的表示:「在創建粉絲團這條路上,遠傳也經過了一段篳路藍縷的過程。」因為陳萍坽在遠傳,每天工作量最大的任務正是處理客訴電話,這也讓陳萍坽不敢貿然面對客群。

所以,她和團隊在2009年先創立了一個「Smart Girl粉絲專頁」來試水溫,而不是以遠傳的名義設立,也以他們創造出來的角色Smart Girl作為主要發言人,甚至有的粉絲根本不知道這是遠傳創立的粉絲團。陳萍坽說,這樣的好處是,即使碰到粉絲在抱怨遠傳時,也不用直接面對問題,但是,長時間下來,經營的工作人員卻面臨了角色混淆的問題,因為,工作人員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代表Smart Girl還是遠傳。最後,陳萍坽決定離開岸邊放手一搏,在2010年正式推出遠傳電信粉絲專頁,帶著遠傳一同加入社群網站的新興浪潮中。

粉絲專頁人數增加,然後呢?
剛起步時,陳萍坽也犯過和別人一樣的錯誤,她說:「創建初期,我們專注於粉絲人數上,因為人越多,曝光率也越高,我們以為,這樣就能迅速傳播遠傳的資訊了。但在人數增加後,然後呢?」她迷惘了,就算擁有高人氣但接下來她不知道該如何發展。另外,粉絲專頁和官方網站的定位議題也浮上檯面,到底遠傳官方網站上的資訊,要不要再轉貼到粉絲專頁上,兩邊都發布同樣的資訊,有意義嗎?這些問題,沒有人替陳萍坽解答,倒是她和團隊一同想出了解決辦法。陳萍坽表示:「粉絲專頁不能用媒體的方式經營,更重要的是要以和客群培養情感為主要考量。」陳萍坽清楚地區分出粉絲專頁和官網的角色差異,「粉絲專頁的用途是雙向溝通和即時更新,為了和客戶們拉近距離,必須做到互動零時差。」她說。

運用4種擬人化角色,與不同粉絲族群對話
所以,在內容的選擇上,陳萍坽和團隊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創造出四種不同的角色,讓他們對不同的粉絲族群說話,像是其中一個發言角色「資資女」,代表的就是喜愛流行、優惠訊息的小資女孩,所以當這個角色發文時,自然會吸引到一些女性粉絲關注。不僅如此,也會適時加入一些熱門時事和粉絲討論,在傳遞商業訊息時,則是利用貼近粉絲生活的趣味圖片或話題去包裝,讓粉絲不會有被強迫推銷的感覺,更願意分享出去給朋友們,遠傳也藉此達到行銷的目的。另外還有專門提供新奇科技新知的「科科男」,其他角色還像是常見的粉絲團「小編」,負責解答粉絲的所有問題,以及「門市小幫手」的角色,負責回答所有一切有關品牌行銷的事務。

在這樣的一套框架底下,陳萍坽鎖定臉書上的1,300萬用戶,先想辦法提高能見度來增加按贊的人數,粉絲持續增加後,經營目標鎖定粉絲們來減少退出率,接著則是維持與更少數的活躍粉絲們的互動品質,以成為具影響力的平臺為目標,這正是陳萍坽的經營金字塔哲學。未來,陳萍坽表示,會考慮強化虛實整合,不只是增加遠傳的商業效益,也能讓粉絲得到更多優質服務。文⊙實習記者韓亞庭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