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從民國95年起,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等各部會就已陸續聯合工研院、臺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等能源管理機構,輔助臺灣中小企業,參與自願性節電計畫。
企業只要符合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所規定的節能申請標準,就可參加自願性節電計畫。工研院和臺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成員組成了一個節能團隊,針對這些參加企業,提供免費的用電診斷,並提供節能改善的做法建議。
臺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執行長余騰耀表示,截至民國100年為止,臺灣已有超過120家集團企業、1萬3千多家營業門市參與自願性節電計畫,節省超過10.8億度的企業用電,如以每度電2元的平均電價來計算,節電效益上看21.6億元,金額十分驚人。
節能團隊協助企業省電的做法,包括了5大省電步驟,分別為企業用電評估、汰換設備、系統性節電、人為省電搭配IT控管,最後一項則是建築省電,來協助企業計畫節電措施。
省電第一步:企業用電評估,找出耗電設備
余騰耀表示:「企業要進行省電評估,第一步要從了解內部用電開始。」企業需要列出內部的用電評估表,包括辦公室內的冷氣數量、印表機數量、燈泡數量,或工廠內的生產機器、營業店內的冰箱設備等,都要逐件盤點。
此外,每樣耗電設備的使用時間、操作模式等,也都要列入考量。例如辦公室內燈具的使用時間、分店的營業時間、工廠內的工作時間、每個時段的工作人數等等,都要逐一列表,以便能清楚了解每項耗電設備的使用模式。
完成內部的設備盤點之後,就可實際測量每樣耗電設備的用電瓦數。余騰耀表示,企業需要測量每個設備的總耗電量,和同一時間內企業整體設備的個別耗電量加總。
個別測量每個設備的耗電量,就可以找出異常耗電的設備,以進行下一階段的設備汰換。
而量測總耗電量,就可輔助企業簽訂適切的用電合約,來減少不必要的電費支出。
省電第二步:改用省電設備
了解企業內部用電之後,企業就可將耗能設備逐步汰換成更省電的產品。工研院電能技術組組長梁佩芳表示,企業可先針對省電空間最大的設備來進行替換,因為「就算只有汰換20%的設備,只要是節電效益最大的設備,也能達到80%的節能效益」。
余騰耀表示,以一般辦公室用電來說,室內照明就是主要耗電項目之一,光是將耗電28瓦的一般傳統燈管,替換成只需耗費5瓦的LED燈泡,就能減少好幾倍的用電量。
例如臺安醫院從2011年逐步汰換每個層樓的LED燈泡,臺安醫院營運中心代理主任黃淑娟表示,光2011年汰換2層樓的LED燈具,一整年計算下來,就可以節省高達30萬元的用電費用。
不過,LED燈泡的價格,較傳統燈泡貴上10倍以上。目前市面上的傳統燈管價格約為100元左右,而LED燈管則要價1,000到4,000元不等,再加上使用LED燈管需搭配特定LED燈座,必須同時更換相關設備,投入成本相對較高。
因此,余騰耀建議,企業除了考量節能效率之外,也需一併考慮投入成本的回收時間。如單次投入成本太高,就可改成分批汰換,或只針對重點耗能設備進行汰換就好。
而除了辦公室內的照明系統之外,空調設備,其實也是主要耗電項目之一。企業除可調高1~2度的冷氣機溫度設定之外,汰換成較為省電的變頻冷氣,也能有10~30%的省電空間。
省電第三步:系統化管理用電設備
將耗電設備汰換成省電設備,只要企業願意投資,就能有一定的省電成績。但若企業擁有整棟式高樓,或面積廣大的製造業廠房、廠區等地,余騰耀表示,企業還需要更精密的省電作法。
例如以整棟大樓使用為主的中央式空調系統,除了汰換省電空調主機之外,還需要仔細量測冷卻水的進水溫度或出水溫度。如果冷卻水的進水溫度能降低1度C,就能減少空調主機1.5~2%的耗電,進而降低電費成本的支出。
企業可以在大樓或廠區重點位置建置溫度感測,並記錄各項設備的用電量測結果,長期累積這些監控數據之後,就可以從中提早發現用電異常,找出耗電過量的設備,進而預估設備必需汰換的時間。
將這些資訊記錄下來,不論是透過紙本表格、Excel檔案或專門的IT系統都可以,只要將設備的用電狀況,透過系統化的方式來呈現,就能提高用電管理的精密度。
省電第四步:要求人為節省用電,進而導入IT來取代人力自動化管電
當設備都已汰換完成,要再進一步找出省電空間時,余騰耀表示,就只能從人為的使用狀況來限制。例如要求員工隨手關燈、隨手關電腦等基本習慣。
但人為習慣不容易限制,如果員工某一天忘了關燈,企業也無法事先預防,節能的效果相對較不能預測。因此,隨著IT技術的增進,運用IT來取代人為操控,採取更有效率的設備使用方式,就能自動化管電。
例如企業IT人員可設定內部電腦的電源管理群組,強制將電腦休眠或關機。因此即使員工忘記關電腦,系統也可以幫人自動關機。
除了辦公室內的電腦設備之外,企業機房,也是IT省電的重點。目前多家機房能源管理廠商,包括IBM、史圖茲、施耐德APC、台達電子等,都有推出機房專用的能源管理系統。企業只要搭配溫濕度感測器,就能自動化管理空調啟用的時間,來降低離峰時間的用電量。
而其實不只是IT設備的節電,一般企業的營運場所,包括營業用照明、空調,或工業廠房內的設備等,也可以加裝感測器或中央式控管系統,來加強過去人為可能會疏忽的節電空間。
例如全家便利商店從2007年陸續在各家店鋪內的空調和冰箱設備,導入能源管理系統和溫濕度感測器。
當溫濕度感測器感測出店鋪內溫度過高時,能源管理系統就會自動調整空調設定溫度。而如果店鋪內溫度過低時,也能自動調高空調送風溫度,用系統自動操控設備運作,來減少店員的實際操作。
不過,目前實際導入系統來自動化控管設備的作法,在臺灣仍不多見,主要原因多在企業成本的考量。
此外,這類新型IT節電作法,需要依照企業實際用電狀況來作客製化的設計,因此目前仍較難以通則性的作法,來推廣至各行各業,企業內部要自行執行,也有一定的難度。
省電第五步:從建築物環境來省電
除了設備的省電之外,余騰耀表示,建築物的設計,也是影響企業省電的關鍵。例如企業建築物所在的溫濕度環境、建築物的空間設計等,都會影響企業所需耗電量。
企業建築環境如果時常遭受太陽西曬,在特定的時間點時,企業建築物內的環境溫度可能就會很高,空調設備因此也要耗電加壓冷媒,才能符合企業適合的溫度環境。而這些調整,就都是影響企業耗電的原因。
不過,建築物設計的變更難度很高,往往需要在建造設計之初就考量到省電,對一般企業而言,比較可行的方式是針對既有建築物本身的環境來改善,例如在窗戶加裝窗簾、隔熱板等設備,就能減少一部份的用電。
但余騰耀也表示,從建築設計來省電,能節電的空間相對較少。因為建築設計大抵都已確定,企業很難再次改造建築物環境,因此也比較難做到節電。
臺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執行長余騰耀表示,企業要想省電,第一步就要從了解內部用電開始。將內部耗電設備進行盤點,找出耗電有問題的設備,就能考量是否需要汰換設備,或改善用電模式作法。
相關報導請參考「電費狂漲,企業省電非做不可」
熱門新聞
2025-01-06
2025-01-07
2025-01-06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