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開發者也在Google臺北辦公室同步收看Google I/O實況轉播,臺灣開發者紛紛對新的Material Design設計語言驚嘆不已。(圖片提供/李佳憲)

臺灣時間6月19日晚上9點,在美國Google I/O開發者大會開始前幾個小時,一群臺灣開發者也齊聚於Google臺北101大樓上的辦公室,參加由臺灣Google開發社群舉辦的Google I/O Extended Taipei活動,準備同步收看稍晚美國大會現場的實況轉播。

當Google發表了跨平臺設計語言Material Design,要讓開發者能用同一套UI設計來通吃Android和網頁應用,不只美國現場與會人員,連臺北在場的臺灣開發者也紛紛眼睛一亮,也在臺北活動現場的時間軸科技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李佳憲表示,Material Design最讓他感到出乎意料,因為他沒想到,Google這次會在設計上有大改善,甚至有向蘋果學習的味道。臺北現場的開發者也紛紛交頭接耳都在說,這次設計跟蘋果好像,像在學蘋果。

Material Design出乎意料,Google向蘋果明顯致敬

李佳憲解釋,過去Android平臺上沒有特別強調UI設計,而是讓開發者自行發揮,反觀蘋果推出的iOS系統,則非常注重UI(使用者介面)和UX(使用者經驗)。

例如在iOS上,提供了許多舒暢的轉場效果和精緻有陰影的圖示。而現在,Google新推出的Material Design,除了能做出更豐富的轉場效果,也能製作圖形的陰影效果。

以這點看來,他認為:「Google在學蘋果,這是過去Android所沒有的。」Material Design的推出,使李佳憲認為,Google渴望將Android App體驗,往iOS App的體驗靠攏。

而且,他觀察到另一個現象,今年蘋果WWDC和Google I/O兩個大會有一種相互致敬的氛圍,例如蘋果今年推出許多雲端服務,也是想往Google擅長的領域發展。

過去要在Android上製作圖形的陰影效果時,須由設計師在出圖時先製作完成,再交給開發者撰寫程式,李佳憲表示,開發者必須和設計師相互配合才能製作出動畫效果,但現在,透過Material Design,開發者也能在不同平臺上,創造出一致性且好用的操作體驗。

Google將觸角伸出擅長領域

在去年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上,Google專攻網路服務,例如Google Plus和Google Map,而今年的Google I/O,「Google將觸角伸出擅長領域(網路服務),更深入使用者生活,讓大家知道Google透過Android,對硬體的支援程度。」李佳憲表示,今年Google I/O的發表偏軟硬整合、UI和UX的改善,以及雲端平臺(Google Cloud Platform)的強化。

他認為,Google在跨裝置整合,讓使用者體驗更有一致性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軟硬整合是不可擋的趨勢。」他說,除了因為市面上有愈來愈多的穿戴產品,以個人為起點的行動裝置也成為了資料匯流中心,是個人和網路連接的裝置。

兩家公司相比,李佳憲認為,Google提供網路服務的能力比蘋果強許多,但蘋果則藉由iOS裝置更貼近使用者。因此,蘋果和Google各自採取了不同的策略,蘋果是一間自己提供全套服務和產品的公司,因此採用了封閉的規格,不論軟硬體都自行設計和開發,所以,WWDC的重心聚焦於使用者的需要。而Google則走開放策略,雖然Google也自己生產硬體,但是Android平臺是開放的,所有硬體商皆能以Android作為硬體的核心,因此Google在I/O大會上更聚焦如何提供強大的武器給開發者,提供許多基礎建設,讓生態系成員或開發者自由發展。

促使更多開發者投入Android開發

也因此,在這次Google I/O大會上,Google總共推出超過5,000個API。李佳憲認為,現在Google API能運用的範圍更廣,有穿戴裝置、車用系統等的API,「這將促使更多開發者投入Android開發。」

而今年的Google I/O,選擇介紹智慧手錶,Google Glass則是缺席了。李佳憲認為,智慧手錶的市場接受度較高,而Google Glass在安全與隱私上,仍有許多爭議,像是不能帶進賭場和電影院。

在今年Google I/O,除了Material Design,Android L、Android TV、Google雲端平臺、BigQuery皆是這次Google I/O大會的亮點。

不過李佳憲期望Google能推出更具前瞻性的產品,例如推出Android汽車。文⊙賀巧薇

開發者看I/O 2014
時間軸科技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李佳憲說,Google走出網路服務,更深入使用者。


新機會:Gmail變成全球App的新平臺

在Google I/O會議上,Google也釋出了Gmail API的測試版,允許開發人員打造結合Gmail服務的各種應用,企圖推動Gmail成為開發平臺。

雖然Gmail支援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IMAP)通訊協定,但Gmail API技術負責人Eric DeFriez表示,IMAP主要是以標準的方式來連結電子郵件的客戶端與伺服器端,並不是為了有趣的功能而設計,而Gmail API則讓開發人員輕易提供各種Gmail功能,屬於Google標準API的一環。

有鑒於IMAP必須存取使用者所有操作訊息,Gmail API有更細緻的控制能力,例如若程式僅需代替使用者寄送郵件而不需閱讀郵件,那麼可以把使用者授權侷限在「僅供傳送」模式。

Gmail API強調速度的改善,且內含多種工具,可分別用來存取郵件訊息、標籤、草稿、歷史紀錄或是主題等,以讓開發人員能夠更彈性地在程式中整合Gmail服務,例如旅遊程式可藉由分析Gmail中的預約資訊來安排旅遊路線,可望激勵開發人員打造各種有關Gmail的應用程式。

目前保守估計Gmail全球用戶已超過4億,有軟體開發商認為,龐大的用戶數與資料量可能會讓Gmail成為全球最大的程式平臺之一。

至於Gmail API所帶來的使用者隱私議題,Google則說明使用者可選擇是否要讓第三方業者或程式存取他們的Gmail內容,也有人擔心以私有的Gmail API取代標準的IMAP未來亦可能衍生問題。文⊙陳曉莉

相關報導請參考「Google I/O 2014開發大會快報」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