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衛生署資訊中心主任許明暉:曾擔任萬芳醫院醫療資訊副院長、資訊室主任、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等職,現任行政院衛生署資訊中心主任。

圖片來源: 

iThome

這10年來,IT技術突飛猛進,運算能力驗證了摩爾定律,幾乎每半年會提升1倍的運算效能,但成本卻減少一半,在儲存方面,一臺硬碟的儲存容量從早期的20MB增加為1TB,單位儲存成本跟著大幅降低。另一方面,網際網路興起,建立了標準化的互通平臺,透過有線和無線網路基礎建設的普及,將這些運算資源做更有效的配置與調度,企業也跨出內部網路,來傳遞與共享IT資源,擴大了使用者存取IT服務的場域,讓使用者隨時隨地取用IT服務。

行政院衛生署資訊中心主任許明暉認為,短短10年內,運算、儲存與網路技術的躍進已不可同日而語,促使企業IT應用更加普及與深化,建立完整的IT基礎建設。而臺灣醫療院所在官方制度的誘導下,醫療產業的IT應用加快步伐,甚至領先於其他產業的發展。IT實現的效益在於讓醫護人員即時存取醫療資訊、提升醫療品質及降低醫院運作成本等,許明暉觀察,醫療IT的演進歷程可分為e化、M化與U化三大階段,從醫療流程資訊化到醫護人員終端裝置行動化,不久的將來,電子病歷制度將提供民眾無所不在的醫療照護服務。

健保制度誘導醫療流程e化,用IT降低醫療照護成本

1995年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健保)實施以來,衝擊全臺醫療院所的營運。為了符合健康保險局(健保局)鼓勵的電子申報程序,即時申報病歷資料,許多醫療院所開始推動醫療流程e化,紛紛成立IT部門自行開發醫療資訊系統(HIS),或是交由委外廠商協助建置,將門診、急診、醫令、給藥、檢驗等醫療作業納入HIS系統當中,便於記錄診療過程的申報項目。

許明暉表示,健保確實誘導了全臺醫療院所的e化革命,但不只用來申報,IT更重要的價值是輔助醫護人員的醫療作業,以縮短人工處理時間、降低人為錯誤,進而能大幅提升醫療品質,並且建立個人化的病歷資料,為病人的安全把關,例如,HIS系統會即時警示醫護人員,哪些藥物會造成病患的過敏。

而在2004年時,醫療產業發生了第二場e化革命,健保局以健保IC卡汰換傳統的紙本健保卡,讓醫療院所的e化更上一層樓,利用健保IC卡提供延伸的照護服務。原先病患使用紙本健保卡,在蓋滿醫院看診戳章而更換健保卡的方式下,健保局很難追蹤病患的看診記錄,容易造成醫院的申報舞弊。自從健保局推廣健保IC卡之後,病患每次在醫院內看診,透過健保IC卡,健保局會分配一個卡序給這家醫院,作為確認有效就診的識別,此外,醫療院所每天都要將病患的就診資料上傳到健保局的系統,可防止醫院的申報舞弊。

當時正逢SARS病毒感染風波不斷蔓延,引發全民恐慌,健保IC卡正好發揮效用。醫院透過病患健保IC卡的就診記錄,就能追蹤病患是否曾在遭SARS感染的醫院內看診,可用來決定是否要隔離病患。由於病患每天的就診記錄都會自動上傳給健保局,不僅防止醫院申報診療費用時的舞弊,同時也降低了行政人員執行歸戶及核對病歷記錄的人工成本。許明暉表示,一般醫療保險公司需要7~8%的行政費用,臺灣健保制度的行政費用只有2%,其中IT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甚至,臺灣許多醫療院所還能利用健保IC卡提供加值的醫療照護服務。例如,病患進行抽血檢驗之後,不想再回到醫院診間找尋醫師,只要利用院內的Kiosk讀取健保IC卡中的身分資訊,就能調閱驗血報告。

院內醫療照護行動化,讓醫護人員隨時隨地存取醫療資訊

當醫療院所e化越趨成熟,大部分的醫療流程都要藉由HIS系統才能完成。為了讓醫護人員隨處都能看診,IT還要橫跨不同的裝置類型,近幾年來,隨著終端裝置的選擇更多元,醫療院所開始推動行動化的醫療服務,先針對院內經常要四處移動的護理人員打造行動護理車。一開始,醫療院所的IT部門在護理車上擺設一臺筆記型電腦(筆電),搭配一顆蓄電池來供應電源,但護理人員仍經常要回到護理站充電,護理車加上筆電與蓄電池的重量十分沉重,容易造成護理人員的負擔,於是IT部門將筆電改為All-in-one設備以減輕重量。

隨著各式各樣的行動狀置開始普遍應用,最近許多醫院為醫師提供行動化醫療服務,讓醫師利用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隨時存取診療資料。例如,彰化及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天主教聖保祿修女會醫院與國泰綜合醫院的醫師都能使用iPad巡房,甚至查看HIS系統進行看診,許明暉期待,將來醫師不必使用辦公室的桌上型電腦,只要帶著一臺平板電腦就能到處看診。

未來醫療照護服務無所不在,藉IT提供個人化醫療照護

今年11月起,臺灣醫療IT應用將向前邁進一大步,全臺共有一百多家醫院將同步實施電子病歷,民眾只要拿著健保IC卡到醫院簽妥授權同意書,醫師就能調閱該名病患在其他醫院的電子病歷,病歷類別包括醫療影像報告,出院病歷摘要、血液檢查與門診用藥記錄等。電子病歷可避免院方重複用藥及檢查,而耗費醫療資源,同時也縮短看診時間。

電子病歷正式上路後,許明暉說,未來願景是進一步藉助IT推動個人化醫療照護服務。醫療院所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待病患上門來看診,轉而可以從健康照護的角度,掌握一個人的生活起居與健康狀態,提供無微不至的照護服務,降低民眾走進醫院的機率,民眾也能隨時查詢與管理自己的電子病歷資料。

許明暉表示,醫療院所必須透過IT才能掌握每個人的生活習慣與健康狀況,如同客戶關係管理(CRM)一般,針對個人狀況設計照護程序,執行個人化的整合性健康照護,將資料與照護服務透過IT傳送到民眾的生活周遭,讓醫療照護服務能無所不在。

 


相關報導請參考「iThome電腦報周刊10周年特別報導:IT 10年」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