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iThome

國際知名分析機構Gartner每年定期對全球CIO進行調查,CIO們認為2011年最重要的技術是雲端運算,其次則是虛擬化。其實這兩項技術是一體的兩面,Gartner臺灣分公司研究部副總裁吳瑞蓮表示:「虛擬化其實是私有雲的第一步。」

吳瑞蓮表示,Gartner將企業發展雲端運算的過程分成5個階段,一般企業第一步先導入虛擬化進行內部整併,然後打造出私有雲以後,最後才會運用各種公有雲。

這5個階段包括了第1階段的伺服器虛擬化(Server Virtualization)、第2階段的分散式虛擬化(Distributed  Virtualization)、第3階段的私有雲(Private Cloud)、第4階段的混合雲(Hybrid Cloud),以及最後一個階段,公有雲(Public Cloud)。

根據Gartner判斷,國外已有不少企業發展到私有雲的階段,開始提供自助式服務。但臺灣企業則大多仍停留在第1階段伺服器虛擬化的程度,少數虛擬化深度較高者,則已經處於分散式虛擬化的階段,開始評估第3階段的可行性。

要打造私有雲,IT要成為營業單位

吳瑞蓮表示:「要打造私有雲,IT不能只是資料中心,而要變成客服中心,成為營業單位。」

她進一步解釋,從內部計費的角度來思考,IT部門計算出各部門的使用量和帳單,就能透過計價方式來提高資源的管理效率,例如臨時需要大量運算資源的部門就要付出更高的內部費用,或是在伺服器離峰階段提供更低廉的價格,就能進一步改變使用者部門的使用習慣,改利用離峰時段來處理需要運算資源的服務需求。

吳瑞蓮說:「當使用者願意按照IT部門制定的運用規則來轉移使用情形,就能提高資料中心的利用率,而不需要一直擴充規模。」她說。更進一步,透過雲端運算降低企業嘗試新專案的建置成本後,「可以讓企業更有開創性,降低成本不是目的,只是過程必然的結果而已。」

整套式私有雲解決方案紛紛出爐

目前在市面上,也有不少資訊廠商提供一種All-in-One式的雲端解決方案,在這種方案中,包括實體伺服器、儲存空間和網路交換器之外,也提供了軟體的虛擬化技術、管理監控平臺與自動化工具等,幾乎是整套導入就可以打造出一朵私有雲。

這些解決方案例如像是HP CloudSystem Matrix和HP Insight管理平臺,IBM的CloudBurst和IBM Tivoli管理平臺、甲骨文的Exalogic Elastic Cloud搭配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以及VMware與EMC、Cisco聯盟推出的Vblock Infrastructure Package,搭配EMC Ionix Unified Infrastructure Manager管理平臺。微軟也在MCloud方案中提供Hyper-V整櫃式設備,搭配System Center管理平臺。

這些產品大多能支援主流的虛擬化技術,可以協助企業打造企業內部的IaaS平臺,但也有如甲骨文的產品則是在Java中介軟體層提供PaaS平臺,而不是利用虛擬化技術。

各家產品的售價則會依據企業選配的規格而有所不同,通常可選擇的規格是記憶體容量和硬碟空間等,整套售價從百萬元等級到上千萬元不等,但都標榜著整套最佳化的效果。原廠事先依據實體伺服器的規格來調校虛擬化平臺的參數,提供最佳化的設定,並且強調快速導入的特性,讓企業可以在數天,甚至數小時內就建妥一座可提供虛擬化環境的私有雲。

不過,聯華電子資訊工程處專案管理部經理張仁寬點出臺灣企業共通的保守投資心態,他說,臺灣企業大多不願意一次性投入大筆預算,採購整套全新的產品,反而是寧可分批汰換,每次只更新必須汰換的老舊設備。

也因此,臺灣企業少見整套導入私有雲產品的作法,反倒是在學校或公家機關的意願較高,例如亞洲大學資訊長劉嘉政就決定導入HP System Matrix刀鋒系統來打造學校內部的教學雲,利用HP BSM管理平臺來控管虛擬執行環境的資源調度和設定,不過,這個專案才開始試運轉,還未進入成熟運作的階段,後續成效以及這種整套式雲端產品的管理議題還有待觀察。

不過,隨著企業虛擬化應用規模越來越大,各種管理議題和挑戰也越來越多,對於各種自動化工具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監控工具比計費機制和動態配置更受企業重視

在套裝管理平臺中,廠商經常會強調3種自動化工具,第一是自動化動態配置資源、第二是監控工具、第三是計費機制。以目前臺灣企業的需求來看,監控工具最重要,其次是計費機制,而廠商主打的彈性且快速的自動化資源配置(Auto Provisioning),反而不是企業的迫切需求。

台灣大哥大系統規劃暨維運處處長王衛道解釋,企業只有測試環境和開發環境比較需要動態配置資源,上線後大多不會輕易變動配置,再加上企業開發專案往往需要數個月時間,討論新應用需要的運算資源也要耗費數天到1、2周,用2天完成虛擬機器的配置和10分鐘完成設定的差別其實不大。反而是每天都要提供測試環境和開發環境的大型企業而言,或像是必須快速調配資源的企業,快速配置的功能才有其價值。

監控工具的需求最高,是因為虛擬機器的管理複雜度比過去實體機器更難,當虛擬機器數量越來越多,想要快速發現服務當機的問題點也越來越難,也因此,臺灣有企業自行打造出各種監控平臺,例如聯電和台灣大哥大都有自製監控工具,目的就是要監控執行在虛擬機器上的服務是否正常運作,虛擬化平臺廠商也推出越來越視覺化的管理儀表板,讓企業更容易發現問題,例如元大證券就導入了VMware才剛發表的vCenter Operations來監控虛擬機器。

更進一步,企業希望透過監控工具的長期追蹤,一方面找出優化虛擬機器效能的參數,另一方面也能進行預防管理,提前找出可能發生當機問題或出現效能瓶頸的設備,先行排除來避免當機發生。

而計費工具則是一個不上不下的管理工具,一方面企業IT部門希望透過計費工具了解IT維運的成本結構,但另一方面在缺乏企業政策與高層支持的情況下,其實IT部門難以實際進行內部計費與成本轉嫁,計費工具的實用性還比不上監控工具。

這次封面報導中,我們也走訪了7家打造私有雲頗具規模與應用經驗的企業,包括如高科技製造業、證券業、壽險業、電信業、跨國軟體業、線上遊戲業者等。有的企業已將機房x86伺服器100%虛擬化、有的則是2004年就開始投入虛擬化應用,甚至應用規模達到數百臺虛擬機器的規模,也有企業透過虛擬機器線上搬移功能,只停機3小時就將整座資料中心搬到10公里外的新機房。

不同企業的應用環境不同,因此對私有雲的需求和定義也不同,但是,透過這些企業善用虛擬化來實踐私有雲的經驗中,可以找到共通適用的建置關鍵。

 

Gartner臺灣分公司研究部副總裁吳瑞蓮表示:「要打造私有雲,IT不能只是資料中心,而要變成客服中心,成為營業單位。」

 


相關報導請參考「私有雲實踐術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