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資訊查詢站是透過藥品圖文輔助辨識系統,所延伸出來的一項服務。民眾可透過該機器查詢藥品資訊,從這些圖文資訊,可以得知藥品的副作用等資訊,增加自身用藥知識。

圖片來源: 

iThome

平日我們到醫院看病時,最後都要到醫院內的藥局去領藥。但從看完病到拿藥的中間,假如醫師此時才發現,處方籤上的藥品列錯,多列、少列,或是列了病患會過敏的藥。想要更動處方籤時,藥局方面往往都已經將藥包好,等著發藥。這是因為醫師看完診,將處方籤送出時,藥局那邊就會立刻印出藥袋,並進行包藥的動作。所以通常這種錯誤發生時,都不能及時性地補救。

臺北醫院在導入RFID系統後,多了一項藥品圖文辨識功能。該功能非常便利,可以透過RFID、QR及一維條碼查詢。除了查詢單項藥品外,也可以查詢藥袋中的藥品資訊。而且這套系統,不只應用在門診給藥,醫護人員在院內臨床照護給藥時,也會透過藥品圖文系統再做一次確認。

導入門診藥局系統後,醫師與藥師間有了電子處方籤的平臺

而臺北醫院就應用這系統,延伸出了一套門診藥局系統,讓藥師在處理藥品時可以更為準確與快速,並且在該平臺上,藥局與醫師間的處方籤資訊可以即時同步,只要醫師更動醫令,藥局那就會得知最新的處方籤資訊。不再像以往那樣,醫師將處方籤發出去後,後續醫令更動無法讓藥局得知。

在導入門診藥局系統後,現在只要看完診,醫生將處方籤發出去後,藥局就會列印藥袋。此時審核藥師要審核處方籤,在這個步驟,是用來審核處方是否有誤。審核藥師會透過藥袋上的QR碼,從系統中將處方資料調閱出來。並審核病患的症狀及藥品療效,確認該處方並無錯誤後,就會交給配藥藥師進行配藥動作。

配完藥後,該藥袋就會送至核藥藥師,進行藥品的確認。核藥藥師一樣可以透過QR碼,將藥品圖文資訊從系統內呼叫出來,核藥藥師可以直接從系統內的圖文資訊,用目視對藥品做確認。相對以往的核藥流程,顯得更快速及安全。而核藥藥師這個步驟,是用來確認藥袋內的藥品是否正確。

核藥完成後,藥袋就會送到櫃檯的發藥藥師。發藥藥師在發藥時,需要病患的健保卡及紙本的處方籤。健保卡作為身分確認用,而紙本處方籤則是作為確認藥袋用,在處方籤上有一維條碼。發藥藥師可以透過一維條碼及藥袋上的QR碼,做一次藥袋的確認。確認無誤後,藥袋才會交至病患手上。

現在醫師更動處方後,藥局可以即時地更換正確的藥包給病患

在上列的三個步驟,如果醫師在診後,發現自己處方有誤時,可以透過電子處方籤更動醫令。在以前,醫師一樣可以更改醫令。只是藥局那邊,並無一個即時性平臺可以接收資訊。當醫令更動後,藥包就會重新列印。而在核藥藥師與發藥藥師這兩個步驟,因為都會用QR碼確認藥袋資訊,所以當醫令更動時,手中的舊藥袋則是失效的。

假設醫師更改A藥袋處方,那核藥藥師與發藥藥師手中的「舊」A藥袋則會失效。那是因為處方資訊有做更動,所以藥袋是以「新」A藥袋為主。此時就要等審核藥師那邊,重新發配新的A藥袋,才能將流程順利走下去。而透過這樣的機制,醫師在更動處方籤後,可以即時地將藥袋內的藥品重新做調整。

 

由於藥袋上的QR碼,是用來給藥局內部審核藥袋用的。而臺北醫院靈機一動,想到大賣場有所謂的自助查價機,那就用相同的點子,透過QR碼實做了一個「自助查藥機」。

 

藥品圖文資訊系統

臺北醫院導入RFID後,就建立了一套藥品圖文資訊系統,並廣泛利用在各層面上。在院內,可以透過RFID、QR及一維條碼,來查詢該藥品的圖文資訊。從藥局補充藥盒,核藥藥師確認藥物,到病房的臨床給藥,都受惠於藥品圖文系統的輔助。免於過往的書本確認,現在除了藥品辨識度達到100%外,病患的用藥安全也大大提升。

 

RFID醫療流程圖解  藥品圖文輔助辨識管理

 

1.審核藥師審核處方籤

當診間醫師將處方籤發出來後,藥局會印出藥袋,審核藥師會透過藥袋上的QR碼查詢電子處方籤,系統會顯示出該處方上的藥品,審核藥師可透過系統查詢藥品的內容與效果。確認處方籤無誤後,就開始進行包藥。

 

2.核藥藥師核對藥品

包藥完後,核藥藥師也會透過QR碼登入系統查詢藥品。透過系統顯示藥品的圖文資訊,對藥袋內的藥品做確認。而在此階段,如果醫師有更動醫令,增減藥物會出現在電子處方籤上。如果藥袋有缺藥或多藥,則要回到審核藥師那補藥。

 

3.發藥藥師核對處方籤與藥品

發藥藥師會透過病患處方籤的一維條碼,與藥袋上的QR碼做處方籤及病患的雙重確認。再次確認藥品無誤後,發藥藥師才會將藥袋交予病患。在此如果發現醫師有更動處方籤,則要回到審核醫師那補藥。

 


相關報導請參考「用RFID打通醫療安全與效率的任督二脈」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