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當今前幾大的IT公司,有幾家在微軟已成為全球軟體霸主的時候,還是間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但如今卻已能與微軟平起平坐,甚至Google市值一度還超越微軟,其中不乏採用開源專案的公司,與微軟過去策略聯盟操作手法相反,這些公司並非直接販售軟體賺錢,而是以其提供的服務獲利,打破過去認為開源存在學術界,僅是烏托邦產物的觀念,連當年位居軟體霸主的微軟,今日都不得不低頭,積極擁抱開源。
早在20年前開源作業系統Linux正式版發行的時候,Mozilla研發經理李圭烽就已投入開源世界,看著開源軟體從學術走到商業化的演變過程,他說,相較於早期微軟的獨占盈利模式,封閉的作業系統,限制對外部開放API,買了電腦或軟體卻不能完全擁有控制權,對於使用者來說是不公平的。過去質疑開源的聲音,在於企業無法從中獲利,但是現在全球前幾名的大公司,規模甚至超越微軟,其中許多產品都是開源專案,再再證明開源也可以盈利,需要改變的是商業模式,或許企業無法直接從軟體獲利,但是能透過軟體提供的服務產生商業價值。
企業先付出才能獲得買不到的資源
開源的觀念興起,衝擊了這世界不同的面向,對於企業來說,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擁抱開源,過去以微軟為代表的產業聯盟合作形式,已經不再只是唯一,甚至慢慢瓦解,李圭烽以臺灣企業為例,諸如聯發科、華碩以及友訊科技等,開始把產品的程式碼開源出來,臺灣音樂串流平臺KKBOX也採用了許多開源專案,並將成果回饋至社群中。
企業開始接納開源理念,也為自己創造正面名聲,李圭烽表示,更重要的是能吸引來更多支持開源界的技術人才,而這些人通常也是社群中的活躍分子,背後擁有豐富的社群資源,且長期習慣在開源社群下工作,早已擁有許多開發軟體的豐富經驗,不少是企業花大錢都請不到的人才。而在企業吹起開源風的帶動下,也會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採用開源專案,甚至在開放的氛圍下,也會受到開放的壓力,漸漸的把程式碼對外釋出。
另外,開源模式所代表的不僅是開放原始碼,更重要的是開源社群的合作模式。傳統企業科層組織的形式間接阻礙了創新,如果依照金字塔行的組織架構,產品的創新以及發展方向,僅交由少數幾個位在金字塔較頂端的管理者決策,將會限制創意的廣度以及深度,創新程度一定不及分散式的組織,李圭烽表示,像是Facebook與Firefox長期發展單一產品的組織,特別適合這樣的合作形式。
臺灣由於電子業太過發達,李圭烽認為,硬體公司的工作吸走了多數人才,在人才資源有限的狀況下,因此軟體業的發展也比硬體產業的發展弱勢很多,過去臺灣一直被認為有軟體公司卻缺乏軟體產業。但是他觀察到,臺灣的開源社群發展卻是亞洲國家裡數一數二的蓬勃。
「臺灣之所以開源社群興盛,跟開放自由的風氣有關」,他解釋,有不少人向他一樣從學生階段,就開始接觸開源軟體開發,慢慢地整體軟體業發展環境被建構起來,也吸引來像是Mozilla這樣的組織,把Firefox OS如此重要的開發團隊放在臺灣,這不只是在國際上少見的情況,同時也是對於臺灣軟體發展的肯定。
開源不只是開放原始碼,更要擁抱社群
開源不僅僅是開放原始碼,更要擁抱開源社群,李圭烽說,如果開源專案掌控在一間公司手上,就有很大的機率受到公司策略的牽制,失去開源的自由精神,而他說,Google的Android系統就是一個例子,雖然Android也是開放原始碼的計畫,但是經過Android一次一次的改版,Google控制的程度也慢慢增加,甚至在2014年的Google I/O還發表了UI設計語言Material Design,希望一統Android平臺App的設計風格。
不只是作業系統本身的限制,Android與iOS的App在設計上,也受Google與Apple嚴格的規定,例如要公開上架的App,禁止使用Script等限制。而且App想在Google Play或是App Store上架,都需要經過官方審查,所花費的時間長短不一,李圭烽認為,這也違反開源頻繁部署的精神。
因此不少標準制定或是開源專案採用基金會的方式運作,以第三方的的組織來自各單位的參與成員,互相平衡控制開源專案的力量,如同是Openstack基金會,李圭烽認為,像微軟也是透過基金會來主導.NET開發框架的開源,這是一個正確的作法,至少基金會是一個第三方的組織,較不會受到微軟的控制,從這個作法更可以看出微軟開源的決心。
開源門檻高,擅長溝通的IT菁英才有影響力
開源觀念不只衝擊傳統的企業、政府,甚至對於個人影響也很大。李圭烽認為,雖然開源主張的是開放自由,打破資源私有化人人都可以參與,但實際上對於開發者來說,「參與開源的門檻要求很高,實屬菁英主義」,每個人都應該是可以互相合作的個體,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工作技能,當工作上需要合作或處理問題時,能自己直接找到相對應的人,互相交流溝通並自己解決問題,而且有這種能力的人,將得到更多的資源做更多的事。
在傳統科層組織模式下,為了解決工程師不善溝通又得與他人合作的情況,而企業會設立如公共關係或是由專案經理,與對方窗口負責溝通。李圭烽說,太陽花學運是一個運用開源模式的好例子,組織成員平均能力優秀,互相合作與執行任務的效率就會很高。
而且傳統閉源的軟體開發作法,當員工為公司工作,所寫的程式碼都屬公司的資產,往後離職到了下一間公司,過去所開發的程式碼帶不走,作品無法累積在個人的履歷上,但是在開源社群上的任何歷史記錄都是公開透明的,開源開發者過去參與了哪些開源專案,在社群的活躍程度,程式能力在程式碼上皆一覽無遺,而且在開源社群的活動與人交流的過程,無形之間會為自己累積個人信譽,未來尋找工作或是創業人脈時,也是很重要的資源,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負面的名聲也是會被流傳的。
就連Mozilla本身在招募人才上,也把應徵者過去在開源社群活動的紀錄,作為評量的重要指標。李圭烽表示,剛畢業的新鮮人,過去有參與開源社群,他們可以依據紀錄了解應徵者的能力。但當應徵者出社會一段時間,仍然持續在開源社群貢獻,表示真的具有高度參與開源的熱情,他們會優先考慮。
李圭烽說,想加入開源社群的新手,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個自己最常用,或是有興趣的軟體專案,例如像Firefox瀏覽器等,並與社群中的人聊聊,看自己是否與社群的人屬性相近,進一步可以修復一些簡單的Bug回報,隨著自己能力的增加,可以逐漸負責更多的工作,李圭烽認為,開源社群不僅能累積自己的實力以及作品,更能累積人脈。
不過,李圭烽點出了全球開源發展的隱憂,過去的開源社群大部份存在學術界,由於沒有商業考量,發展較自由且多元,整體來說專案很多但規模偏小,但是現在由於企業看到開源也有其商業價值,紛紛將資源投入開源專案,使得專案規模龐大不少,但是也因為如此,專案皆傾向某幾個大專成果回饋案,多元性因此下降。
Mozilla研發經理|李圭烽(Thinker)
開源資歷 自稱臺灣1.5代開源人,從高中開始參與臺灣大小開源社群,活躍至今超過20年,也是Hacking Thursday聚會的創辨人之一。目前是Mozilla Taiwan的首席工程師,也是Mozilla在臺灣最早的一批工程師之一,專業領域是Linux/FreeBSD 的系統程式、嵌入式系統、分散式系統。
熱門新聞
2024-09-29
2024-10-01
2024-09-29
2024-09-30
2024-09-30
2024-10-01
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