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自己走在街上,街邊有個電話亭空間,開門進入,機器就開始掃描口腔、進行診斷,接著伸出機械手臂來治療牙齒,完成後人醒來、走出電話亭,未來能這樣完成牙科治療嗎?這是台灣牙e通(dentall)創辦人暨執行長陳欽章對許多人拋出的問題,也是他對未來牙科的想像。
執業遇系統整合難題,捲起袖子決定改變產業
陳欽章本身是名牙科醫師,他結束長庚醫院住院醫師近2年的訓練,在2015年成立牙科診所,開始獨當一面執業。但很快地,各種挑戰一一浮現,小至牙科材料的購買,大至牙科診所所需的系統採購,都是讓他非常苦惱的問題。
不只他,很多同業也有類似的採購困擾,陳欽章乾脆成立一個台灣牙e通社團,開始做起牙材團購,來供牙科醫師選購材料。不只如此,後來,他將團購概念擴展到牙醫課程上,提供課程團報服務,來讓牙醫師進修。2015年底,加入這個社團的臺灣牙醫師就多達4,000人,等於全臺牙醫每4人就有一人加入。隔年,陳欽章正式登記台灣牙易通股份有限公司。
解決了牙材採購問題,陳欽章將目光轉向更龐大複雜的牙科系統。有別於大醫院的牙醫部門,牙科診所規模雖小,但得自行建置所有系統,從掛號、看診、病歷管理、客戶關係管理(CRM),再到後臺的庫存管理等系統都得一手包辦。
一般傳統牙科診所,可能只需一套健保申報的電子病歷系統就夠了,但新型牙科診所,還需要各類系統來協助診所營運。陳欽章身歷其境,他指出,牙科診所常面臨的困境是,單一廠商無法提供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診所就得自己東拼西湊,向不同廠商購買系統,比如從A廠商購買掛號系統、向B廠商採購庫存管理系統,最後再組合起來,串起經營牙科所需的流程。在組合過程中,牙科診所還得留意系統間的串接,來確保資訊不斷點,需額外付出許多心力。
「這是臺灣長久難治的問題,」陳欽章說,長年來,臺灣市場上並無廠商提供整合式的牙科診所系統。為解決這個問題,他決定捲起袖子,自己跳下來改變這個產業。2018年,他找來技術長汪庭宇組建技術團隊,自行開發整合式的牙科系統解決方案。
首要瞄準牙科HIS,直覺式介面改造系統
不過他坦言,自建團隊前,曾掙扎思索過,要外包開發,還是要自行研發。後來他想通,「一套系統開發下去,會有許多內容要不斷迭代,」因此,陳欽章排除外包這個選項,決定自組團隊作為開發火力,「咬緊牙根也要這麼做,因為這是我們的創業核心!」他說。
他們以牙科最重要、最複雜的醫療資訊系統(HIS)作為產品發展核心。為改造牙科HIS、做出讓使用者耳目一新的系統,他們格外聚焦使用者體驗,先梳理牙醫作業流程、規畫出使用者旅程,再分別融入視覺化圖示,讓操作更直覺,改善傳統系統為人詬病的密麻文字作風。比如,他們打造一套行事曆約診系統,以周月曆形式和顏色區塊,來呈現約診概況,醫師只要移動滑鼠,就能進一步查看預約患者資料。這種操作模式,更貼近生活中使用行事曆App的習慣,也更直覺。
另一個例子是,HIS中有個病患清單(Patient List)功能,專門用來告訴醫師,今天有幾位預約患者,以及患者報到順序和看診時間,甚至是治療時長,就像是牙科醫師的工作排程表。傳統系統多以緊密的文字顯示,陳欽章和團隊改用簡單的圖示和顏色區塊來呈現關鍵資訊,讓醫師一眼就能掌握病人剩餘的處置時間、下位病人是否報到等資訊。還有一個例子是,為方便醫師向病人解說病況和治療策略,在系統中加入視覺化牙位圖,以顏色標註異常之處,方便醫病溝通,也讓民眾更理解治療策略。
牙科HIS中的電子病歷系統,是陳欽章最看重的關鍵系統。因為,「只有擁有完整的病歷數據,才能驅動後續治療和服務,」就好比開場的未來牙科場景,唯有連接病人的病歷與診斷資料,才能精確治療。
於是,他們以卡牌形式建立病歷系統中的病人基本資訊,還以分門別類的表格來顯示重點資訊,如近期診斷、治療方案、約診和費用等,讓醫師在一個畫面中就能同時查看。
甚至,他們還一併改革傳統得靠複寫紙抄寫的牙技流程。他們在系統中加入新區塊,讓醫師填寫假牙製作需求和資訊,再將這些訊息傳給牙體技術所。過程中,他們還導入AI校色,醫師拍下患者牙齒照片、上傳雲端後,先以AI自動校正牙齒顏色,讓牙技師傅做假牙時,不必再到診所比色驗證。
Day 1就上雲,採K8s管理、自動調度資源
一開始,陳欽章打造這套牙科HIS產品時,就打算透過雲端提供服務。「我們Day 1就上雲,」陳欽章指出,團隊在設計系統初始,就決定採用落地臺灣的Google雲端服務,來營運牙科HIS。這麼做,讓系統維運等工作更便利。
如透過SaaS提供服務,每次遇到健保程式調整時,只需統一修改雲端HIS系統即可,不必一一到診所現場更新。甚至,未來衛福部若全面改用FHIR標準來交換資料,台灣牙e通也只需調整一次雲端版系統,就能支援所有診所。
除了上雲,團隊還搭配主流的容器管理平臺Kubernetes(即K8s)來管理系統,遇到高流量客戶時,能自動調度伺服器資源,不必人工介入。例如,他們有家歷史悠久的牙科診所客戶,每日有上百位患者需治療,且擁有龐大的病歷資料,是一般診所的3到5倍,當這家診所流量暴增時,就會觸發自動擴充功能來調度伺服器資源,不需手動調整。
未採用微服務架構,未來視系統複雜度而定
不過,台灣牙e通的HIS產品,並未採用近幾年流行的微服務(Microservice)架構來設計。汪庭宇解釋,開發牙科HIS時發現,HIS中的系統彼此相依性非常高,很難獨立切分為一個個微服務,來獨立管理。「就好像更動病歷系統中的某個功能,一定會牽動其他系統功能一樣,」汪庭宇認為,在這個牽一髮動全身的前提下,他們並不考慮發展微服務,再加上台灣牙e通團隊規模不大,並未達到數百人、需要以微服務來管理系統的程度。但未來團隊成長快速、系統架構越趨複雜時,他們就會考慮以微服務架構改造系統。
雖然如此,台灣牙e通周邊系統的設計,也有類似微服務的概念。他們將非核心的周邊功能切分出來,像是通知病人的Line訊息發送、簡訊發送等功能,這些功能不與牙科HIS「綁在一起」,而是獨立出來,再透過API串聯彼此,以類似微服務的概念,來管理這些周邊功能。
攝影/洪政偉
以精準的病歷系統為核心,就能根據過往治療記錄,發展出整合式的牙科照護生態圈。── 台灣牙e通創辦人暨執行長 陳欽章
從牙位辨識發展牙醫AI,先攻牙周病風險判讀
有了核心牙科HIS系統,台灣牙e通也循序漸進發展其他應用,特別是醫療AI。陳欽章點出,自2021年開始,團隊邁入新階段,開始研發醫療AI,作為牙科HIS未來串接的新功能。甚至,他們打造的AI還要結合商業保險,來實現診療自動理賠。
他們的牙科AI發展策略,是以牙位辨識為基礎,再發展各種牙科疾病風險預測,接著申請取證、整合至自家HIS產品。起初,團隊先是與北醫開發牙位辨識AI,藉由北醫提供去識別化且經標註的牙齒影像,來教AI模型判斷牙位,比如是上下排、左右排的牙齒。接著,模型再學習辨識牙肉與牙齒位置,比如第幾顆牙齒。
這麼做的好處是,牙科診所拍完患者口內影像或X光片後,不必再靠人工排序定位,模型直接就能將大量散亂的影像,自動按牙位排序。經台灣牙e通內部測試,目前口內照自動分類準確率達到99%,X光片自動分類準確率,也達到96%。
有了這些基礎,團隊開始訓練模型辨識其他疾病。他們首先選擇牙周病,因為,牙周病辨識可根據牙根在齒槽骨內的比例來計算,有了牙位和牙根定位基礎,就能判斷每顆牙齒的牙周病風險。
在風險的判斷上,他們依照美國牙周病學會標準,教模型學會辨識4種期別的牙周病,來預測每顆牙齒的期別風險。而且,這款牙周病判讀的期別預測值,可顯示於數位X光片的牙齒上,方便醫師與病人溝通。像是,醫師可解釋不同期別的治療方式,比如,第一期別屬於正常,第三期別需要牙周病再生治療。
台灣牙e通自去年開始,也積極準備申請衛福部食藥署智慧醫材SaMD的認證,希望在今年取證,將牙周病風險預測AI串接至自家HIS中,作為功能擴充。同時,他們也準備申請美國FDA和歐盟的智慧醫材認證。
對團隊而言,牙醫AI不只針對牙周病,他們也正開發其他牙科疾病病灶偵測模型,來加速輔助醫師判讀。
不只要取證、整合至HIS,陳欽章表示,牙周病風險預測還能與商業保險整合,比如AI判斷某顆牙屬於第三期別高風險,需要牙周病再生治療,這就符合保險給付資格。「我們的目標是,AI判斷風險後,保險公司能直接連線理賠、簡化給付流程,民眾也能當場接受治療方案,」他說,如此能節省原本需來回奔波,申請醫療證明和X光片的不便。台灣牙e通目前已與幾家保險公司洽談,對方也相當有興趣。
與此同時,他們也對壽險公會打造的保險理賠區塊鏈平臺有興趣。這個平臺的目的,也是要簡化保險理賠流程,透過民眾線上申請、醫療院所自動撈取所需資料,傳送給壽險公會平臺,平臺再將資訊傳給保險公司進行理賠,簡化保險理賠作業且落實無紙化。
發展整合式照護,下一步鎖定資源媒合
專攻雲端診所市場的台灣牙e通,除了瞄準醫師端所需的整合式資訊系統和社群,也進一步發展民眾端的口腔照護生態圈。3年前,台灣牙e通就建立牙齒衛教知識庫,也建立粉絲專頁,透過美編設計親民易懂、圖文並茂的衛教資訊,來供病患和民眾參考。甚至,陳欽章表示,未來也許能透過雲平臺,往前一步來媒合牙科需求,比如發展「牙醫到宅」服務,將資源分配給所需民眾。
這種資源媒合和整合,「是我們接下來要推動的重點。」他舉例,如以精準的病歷系統為核心,來發展整合式的口腔照護生態,根據民眾過去病史、接受過的治療,來串起前段的服務媒合需求,以及後續預約、就醫、保險給付,甚至是治療後的衛教照護服務,將過去分段式的口腔照護,一氣呵成連結起來,打造為更全面的牙科照護生態圈。
圖片來源/台灣牙易通
公司檔案 台灣牙易通股份有限公司
關鍵人物 台灣牙e通創辦人暨執行長 陳欽章
成立於2015年的台灣牙e通,是全臺最大牙科資訊整合平臺,牙醫師註冊會員超過8,000人,占全臺牙醫50%。台灣牙e通以牙科雲端診所管理系統為核心產品,同步發展HIS周邊系統,如AI輔助診斷系統,未來將與商業保險串聯,來簡化給付流程。此外,他們也提供牙科專業教育、牙材採購系統和醫務管理顧問等服務,並發展牙科衛教與牙助社群,要建立整合式牙科生態圈。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136號4F-1
成立時間:2015年
主要業務:研發整合式牙科IT系統,如結合牙科教育、牙材採購、系統管理、AI輔助診斷軟體,並要串聯牙科保險網路、發展病患個人牙科病歷雲端資料庫
員工數:77人
技術長:汪庭宇
技術部門名稱:研發部
技術部門職務:負責核心產品系統開發與維運、產品功能研發及使用者介面優化
公司大事記
2015:台灣牙e通成立,同年底設立官方網站,會員人數達4,000人
2016:台灣牙e通正式登記營業登記為台灣牙易通股份有限公司
2017:展開北市府一站式牙科數位整合方案計畫,推出線上學習平臺,規模為6,000名會員
2019:於德國科隆國際牙材展首度發表雲端診所管理系統dentallHiS,同年臺灣版dentallHiS正式上線,並成立越南分公司,也開始發展牙醫AI
2020:台灣牙e通累計會員達7,000人,占臺灣牙醫師人數過半
2022:台灣牙e通總部成立,推動各項服務虛實整合
熱門新聞
2024-11-29
2024-12-19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