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資訊處長劉醇錕 (攝影/洪政偉)

「過去我們以IT為導向,現在必須以民眾的需求為導向,以服務為導向,如何運用現有科技來提供民眾更好的服務」,勞動部資訊處長劉醇錕說。

2020年COVID-19疫情在全球造成大流行,為了避免群聚而造成疫情擴散,民眾居家上班、上課,對國內零售、餐飲、旅遊、服務等產業帶來巨大衝擊,許多商家因顧客消費驟減,不得不暫停營業或關閉,勞工遭解雇或被迫休無薪假,為了協助業者勞工渡過疫情衝擊,當時政府針對受影響的勞工祭出一系列紓困補貼政策,例如自營作業者提供3萬元補貼、勞工10萬元紓困貸款等等,以紓困補貼的政策減緩疫情帶來的衝擊,大量民眾撥打電話,或透過線上客服,湧入勞動部1955勞工諮詢申訴專線詢問申請補助、政府紓困方案等相關問題。

1955專線原本有123線,服務人員約有144人,9成為身心障礙者,服務時間也僅限於上班時間,疫情期間各種紓困專案推出,每天湧入大量詢問電話,最高一天曾有3萬多通電話進線,導致專線爆滿,為應付大量詢問電話,勞動部緊急擴增線路、服務量能,除了秘書處員工投入,還動員其他業務單位員工代接電話,儘管如此仍無法滿足全部進線電話的需求,不少電話無法接通,引發民眾的抱怨。

因此,秘書處在資訊處的協助之下,2021年推出AI智能文字客服,運用過去至今民眾詢問的問題,以及經常詢問的法規問題,經過機器學習、訓練之後,由機器人分擔一部分的文字客服工作,最初面對民眾進線電話的問題,機器人可能無法較精確地回應,但在經過反覆調校之後,現在應答的準確率已達到90%以上,目前文字客服第一線由機器人應答,如需要更進一步協助之處,再由人工客服介入。

導入AI提升工作效率

勞動部透過1955諮詢專線導入AI客服,在疫情高峰期間,創下每年100多萬的文字客服服務量,即使在疫情緩和之後,每年仍有約50多萬文字客服使用量。整體而言,勞動部1955專線服務量能,從原本每年約50萬語音客服能量,額外增加50多萬文字客服能量,相當於原本的客服人力之下,擴增1倍的服務能量,原本人工客服僅限上班時間服務民眾,現在也擴大到全天24小時。

在企業或公務機關新一波數位轉型浪潮中,AI顯然已成為數位轉型發展中備受注目的新興科技,勞動部在2、3年前成立人工智慧推動小組,除了利用AI提高對民眾的服務能量,也用在內部提高工作效率上,去年底內部會議記錄開始運用AI語音辨識技術,原本以人力處理會議逐字稿,平均需要30到60分鐘不等,現在運用AI處理會議記錄,將時間大幅縮短至平均約15分鐘。

負責全國1,000多萬勞工政策業務的勞動部,每年約有9到10萬件公文,由6到7位人員處理分文作業,往往耗費大量人力及時間處理龐大的公文數量,因此他們在公文分文作業導入AI,2023年導入AI分文技術,將處理人力減少至4位,時間也縮短60到80%。

「AI可以成為人類助理的方式,強化處理事情的能力,但不能完全取代人類,最終還是必須回到人的判斷,以人為本」,劉醇錕分享個人的看法。

對於生成式AI,目前勞動部在行政院的帶頭之下,配合智慧政府的發展,公務機關正在積極導入生成式AI,勞動部今年也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推動勞動部及所屬各機關的生成式AI應用,這個工作小組由次長帶領,秘書處為業務的主要窗口,資訊處擔任技術協助的單位,涵蓋資料治理、資安、教育訓練等層面,目前先盤點勞動部下各機關的業務需求,讓各單位發想規畫生成式AI在公務上可能的應用場景。

劉醇錕表示,勞動部推動生成式AI由秘書處主責,資訊處協助,到勞動部所屬各業務單位溝通,由於同仁對於AI的知識、應用可能尚缺乏認識,勞動部也安排線上或實體的教育訓練。目前勞動部在生成式AI的發展,除了發展部內共用的通用模型,各級機關也會基於業務需要,由各機關資訊單位發展的專屬模型。

勞動部底下的各級機關,例如,勞動力發展署、勞保局、職業安全衛生署等,各自提出AI或生成式AI應用發展計畫,以負責全國勞工保險業務的勞保局為例,為因應大量的勞工保險申請案件,勞保局規畫運用生成式AI輔助查核大量案件,過濾是否有申請資格不符、需補充文件等異常案件。

職業安全衛生署則運用AI影像辨識技術,標註生產線上組裝作業的正常肢體動作,當發現肢體動作出現異常,例如員工倒地,向管理單位發出告警。另外,勞動力發展署也有AI應用,過去職業訓練在實際作業環境進行訓練,可能有高危險風險,未來則結合AI及虛擬實境提供職業訓練,降低職業安全風險。

劉醇錕表示,AI可以幫助人類處理許多事情,提升業務單位員工工作能力,提升服務量能,但是AI也可能對資訊部門帶來直接衝擊,因為過去業務單位仰賴IT單位協助處理資訊基礎工作、提供資訊服務,未來生成式AI普及,業務單位不需要學習電腦語言,只要以自然語言說出他們的需求,生成式AI就會自動幫忙完成資訊基礎工作。

「未來生成式AI普及後,IT人應該認知到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為業務單位提供資訊基礎服務,因為這部分工作AI可能做得更好,IT應該退居第二線發揮更大價值,擔任顧問、規畫資訊服務或教育訓練」,劉醇錕分享他的觀察。

攝影/洪政偉

強化資料治理基礎

為發展循證治理,勞動部資訊處在前一任處長任內就開始推動資料治理,現在政府機關積極導入AI,不論是發展AI或是生成式AI應用,都需要更完整的資料基礎上發展,因此劉醇錕接掌資訊處後,持續加強資料治理,包括既有資料的清洗、整理,將原有的資料結構化,強化資料治理,讓資料更易於被使用。「只有在完整的資料治理基礎上,有助於發展新興科技應用」,劉醇錕說。

另外,針對生成式AI需要的非結構化資料,這些非結構化資料可能來自不同的關係人、勞工個人陳情意見,或是工會等組織團體,因為每個工會或組織團體的資訊化發展不一,甚至仍有工會提供紙本文件,或其他非完全數位化的資料,必須也將這些資料納入,以補強資料的完整性。

為了能夠將外部關係人提供的資料納入資料管理,勞動部規畫建立共用平臺,以便將來自外部關係人的非結構化資料轉為結構化的公文。

以常見的民眾意見陳情為例,內容雖以電子郵件等書面方式遞交勞動部,但由於使用自然語言隨意書寫,並沒有依照一定格式撰寫,因此勞動部今年規畫建置共用平臺,讓使用者可以在此填寫申請所需要的表格欄位,透過平臺轉為比較制式化的公文。

劉醇錕指出,過去民眾書面陳情的案件,通常會轉交給相關單位處理答覆,需由人工方式製作成公文,並答覆給民眾,因此,處理民眾大量的陳情內容案,件往往耗費時間及人力,共用平臺規畫將利用多年累積的民眾陳情內容,以及勞動部各單位答覆內容,作為AI學習訓練的資料,預期明年該平臺推出後,將節省處理民眾陳情內容的時間及人力。

公務機關導入新科技最大挑戰在人

從過去在財政資訊中心協助推動電子發票,到轉任勞動部資訊處,協助部內導入AI或生成式AI等新興科技,劉醇錕認為,最大的挑戰還是在「人」,同仁對於AI的認識有限,缺乏相關知識及實作經驗,需要透過學習,才能知道AI對其業務執行上可能帶來哪些幫助,部分同仁可能認為導入新技術,會對日常工作帶來改變,因而可能抗拒新技術,這些都需要慢慢宣導、推動。

為了讓公務人員能認識到AI對公務作業帶來的效益,這也是勞動部先從1955文字客服、內部會議記錄,以及民眾陳情案件製作公文答覆的原因,他們讓公務人員先「看到」效益,並且邀請其他單位分享案例,透過觀摩交流,讓各機關人員了解在實際的工作上可以如何運用AI。

至於員工個人使用生成式AI,基於資安的考量,公務人員可以運用個人資料先體驗生成式AI,但目前並不鼓勵在使用政府資料時運用生成式AI。勞動部的計畫是,未來找到適合模型並經過調校後,以落地的方式,在封閉的環境內部署生成式AI的公務應用,讓公務人員可在公務作業上運用生成式AI,避免資料外洩的風險。

不過,劉醇錕認為,導入AI與否仍要回歸到業務執行本身,根據各個業務工作性質,評估導入AI所帶來的效益,不一定所有業務都需要導入AI,可能只要流程作改變或是自動化就能提高效率,「不一定要為AI而AI」,他說。

劉醇錕表示,目前勞動部推動AI,先就遇到的問題,如大量民眾陳情案件的處理,評估如何運用AI輔助提高處理的效率,另外,盤點哪些非結構化資料,應該如何將其納入資料治理架構,供未來應用發展之用,他坦言,目前都還在評估發想階段,勞動部和其他政府部會一樣,目前在推動AI的過程當中,一邊做,也一邊學習。

生成式AI可以協助業務執行,例如簡化流程、提高工作生產力等等,以AI等新興技術推動數位轉型,他將數位轉型以駕駛汽車作比喻,應用新技術如同踩下油門,加速車輛向前進行駛,但同時也要提兼顧資安,依路況適時踩煞車控制行車速度,避免車輛失控。

「AI如同一個具有高度學習力的孩子,必須提供正確及大量的資料讓AI充分學習,還要讓它學習機關文化,才能產出比較符合機關所需要的結果,雖然如此,不能完全採用AI產生的結果作為決定,最終仍需由人進行最後審核決策」,劉醇錕說。

 CIO小檔案 

勞動部資訊處長劉醇錕

學歷:雲林科技大學電子暨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

經歷:2011年財政部推動電子發票,財政資訊中心成立電子發票科,由北區國稅局單位升任電子發票科長,協助推廣電子發票普及,歷任科長、簡任分析師、副組長,2020年轉任勞動部擔任資訊處副處長,2022年代理資訊處長職務,隔年升任處長。

 機關檔案 

勞動部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07號

●成立時間:2014年

●主要業務:全國勞動業務之主管機關,掌管勞動政策、勞工保險、勞動力發展、就業等

●員工數:380人(勞動部本部)

●機關首長:部長何佩珊

 資訊部門檔案 

●資訊部門主管職稱:資訊處處長

●資訊部門主管姓名:劉醇錕

●資訊部門人數:16人

●IT預算:約1,507萬元

●資訊部門分工:應用服務科、設施規畫科、資通安全科

 數位大事記 

●2020年:新版電子公文檔案管理系統上線;勞工行政救濟案件管理平臺上線;採購稽核資訊作業平臺上線;持續擴大資訊安全管理系統驗證範圍,達成全機關驗證

●2021年:推動勞動部電子公文檔案系統共用版,所屬機關基金局及勞安所移轉建置本部公文系統,由本部統一管理維運及資安防護

●2022年:文字客服推出AI機器人,擴增1955客服服務能量

●2023年:本部新辦公大樓搬遷,完成資訊系統及通訊機房之搬遷作業;完成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公文檔案管理系統移轉建置

●2024年:資訊處配合秘書處完成智能語音辨識系統上線作業;9月成立成立勞動部AI人工智慧推動會,由次長帶領,秘書處主辦,資訊處協辦;勞動部電腦主機房由中華電信國光IDC機房搬遷至東七IDC機房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