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連續6年獲得教育部最優評鑑,如今營業額約7、8億元的中國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目前約有300名員工,其中IT部門人數就佔了80人,而且每年IT部門的預算約在8000萬元到1億元之間。文大推廣教育部目前在新莊、臺中、高雄等地均設有分校,其IT規模已經相當於一家中大型企業。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開始文大推廣教育部只有40名員工。就像一般小型企業一樣,當時只有1位IT人員,不論是修電腦,或是壓網路線,都由他一個人完成,他就是現今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執行長兼資訊長呂新科。一路走來,他不斷推動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的e化工程,如今已成為許多大學觀摩的對象。
文大推廣部的學生,只要憑藉學生證,便可以在教室門前的螢幕看到當天的課程異動情形,或者老師指派的新作業。這張數位學生證具備電子錢包的功能,學生用學生證就能使用影印機,不必另外購買影印卡。此外,文大推廣部也建立PHS的拇指情報,學生PHS手機便可登入自己專屬的首頁,獲取即時校內資訊,同時也能透過PHS來選課;教師則可由PHS查詢校內停車位的狀況。呂新科表示,文大推廣部近年來在校園數位化扎根非常徹底,這也創造了同業難以競爭的優勢。
依據呂新科的觀察,許多企業在組織資訊化的過程中,會歷經系統開發混頓期,看到系統開發隨著組織成長所面臨的諸多問題,所以讓他發展出一套積木模組式開發方法。
在系統開發的過程中,組織會成長,並因而衍生出新的需求,時常導致要依據新需求再重新開發系統。甚或,在組織擴張的過程中,因為IT主管更換,而換了不同的開發邏輯。在呂新科的經歷中,這個問題導致他們永遠都在開發幾個相同的系統,因為最重要的系統就是那幾個。若缺乏全面的規畫,面臨組織結構的改變,系統開發永遠沒有最正確的架構。因此,呂新科在開發系統時,不會因為組織需求而調整。
面對這個問題,呂新科採取積木模組化開發方法。他表示,在規畫階段,就必須完善地、以模組化的方式切割資訊系統。於是,整個資訊系統就能像積木的架構一樣,井然有序地逐層堆疊。進入開發階段,一開始就能很清楚地從積木的基礎開始開發,先奠定基礎,再往上增加其他功能。
在IT架構逐步擴大的過程中,呂新科也學到一套與廠商應對的方法,他與廠商們「交換夢想」。
文大推廣部曾經走過IT年度預算不到100萬元的日子,可不如今日近億元的預算。在IT預算緊迫,但又需要建設的時候,錢花在刀口上就非常重要。呂新科表示,資訊化過程中,不僅要企業內部認同、支持夢想,也要獲得外部的支持,當時他有一半的時間在跟廠商交換夢想。跟廠商交換夢想,也就是在跟廠商交朋友,同時廠商也會因而了解學校資訊化的處境。由於日後雙方大多在資訊圈工作,即便大家可能換了工作崗位,但朋友的情誼還在,生意也就在。積木模組式開發方法
依據呂新科的觀察,許多企業在組織資訊化的過程中,會歷經系統開發混頓期,看到系統開發隨著組織成長所面臨的諸多問題,所以讓他發展出一套積木模組式開發方法。
呂新科表示,從「資訊規畫方法論」的角度來看,組織資訊化的過程中,「架構」尤其重要。每個組織在資訊化過程中,若缺乏架構規畫,一定會面臨「永遠在重複開發相同系統」的問題。
在系統開發的過程中,組織會成長,並因而衍生出新的需求,時常導致要依據新需求再重新開發系統。甚或,在組織擴張的過程中,因為IT主管更換,而換了不同的開發邏輯。在呂新科的經歷中,這個問題導致他們永遠都在開發幾個相同的系統,因為最重要的系統就是那幾個。若缺乏全面的規畫,面臨組織結構的改變,系統開發永遠沒有最正確的架構。因此,呂新科在開發系統時,不會因為組織需求而調整。
面對這個問題,呂新科採取積木模組化開發方法。他表示,在規畫階段,就必須完善地、以模組化的方式切割資訊系統。於是,整個資訊系統就能像積木的架構一樣,井然有序地逐層堆疊。進入開發階段,一開始就能很清楚地從積木的基礎開始開發,先奠定基礎,再往上增加其他功能。在這樣的方法下,資訊系統如何模組化,以及模組之間的銜接性,就相當重要,其重要程度不下於系統的功能。
這個做法也符合系統開發的階段性特質,系統開發一定是一系列階段性的工作,架構確立,並以模組化分割,就能有脈絡地由下往上開發。因此,即便系統開發過程中,組織結構有所異動,對系統有新的需求,套用這個方法,可以將問題減到最輕。因為,每個開發階段有層級之分,而且都以完成單一模組為目標;若非如此,很可能每次面臨新需求時,就必須一直修改基礎架構,如此一直循環下去,耗費太多時間在無謂的修改,根本無法開發其他功能。
呂新科在建置文化大學的校園資源規畫系統(EduRP)時,便是依據這個方法,先規畫好整個系統的模組架構圖,讓IT人員非常清楚整個架構,以及模組之間的關係,依照每個模組的目標來開發。招募正職資訊人員
資訊人才也是大學e化過程中的問題之一。大學的資訊系統管理及開發工作,通常偏愛委由學生執行。然而,學生是不穩定的人力,畢竟學生終究會畢業,甚至中途轉學轉系。呂新科為了確保資訊系統生命周期間開發工作的維續,決定不採用學生,而招募正職的資訊人員。
由於呂新科熟悉Oracle與Unix,一開始鎖定找尋這方面的人才,然而當時Oracle資料庫人才不好找,且這類人才多數都會選擇前景看似較好的銀行界、外商以及大型企業,當時的文大推廣部並沒有足夠條件吸引這樣的人才。
呂新科表示,當時也因為Oracle臺灣分公司無法協助他們解決開發上的問題,他轉而考量微軟的方案。當時微軟的人才相對好找,儘管也有人勸說:微軟系統潛在的問題與漏洞較多,不過他當時認為,連個房子都沒有,遑論漏水的問題;與其沒有房子住,寧可選稍微漏水的房子。
最後他決定採用微軟的方案,用ASP與.NET架起整個系統。因為轉向採用微軟的方案,人才的招募以及專業分工的問題剛好都迎刃而解。
他指出,雖然當初系統的需求僅是為了解決內部作業及業務需求,但由於一開始對於資訊系統的架構有良好的規畫,日後照著資訊藍圖的概念來規畫e化,因此才有今日的規模。
今日的50分是明日80分的基礎
資訊系統對於組織的流程改造重組、權力重分配、任務界定,都有極大的影響。若忽略組織層面的影響,而只執著於開發符合功能需求的系統,往往不見得能順利完成,甚至會遭受排擠。
每開發一個新系統,呂新科都先以組織流程及效能考量,為資訊系統定位,定下系統架構,而不是全盤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先諮詢使用者的需求。
在導入資訊系統的過程中,總難免會經歷「使用者抗拒」的情況。呂新科表示,當初導入電子表單時,由於不是所有表單都能電子化,如當時發票就不行,因而有些流程仍無法採用電子化表單。當時便有使用者反應:既然只有40張表單可以電子化,何不等到所有表單都可以電子化時,再一次上線,否則紙本與電子表單並存,只是徒增員工的工作量。
當時,即使有上述的反對聲浪,呂新科也堅持要做,即便只有40張表單能夠電子化,仍舊代表著有40張的進步。他表示,今日的50分是明日80分的基礎,導入系統的人要有毅力對抗上述思維,不然會很容易妥協,終究一事無成。
資訊化成功需要老闆支持
資訊系統與組織流程的契合過程,是慢慢演進而非一夕革命,因為,資訊化是對抗人們的習慣、組織的慣性。除了要與使用者良好互動之外,呂新科表示,在磨合的過程中,老闆的全力支持是重要的關鍵,多數e化失敗的案例,究其原因,老闆沒有大力支持穩居第一。然而,如果老闆沒有把握你可以把事情做好,怎麼可能支持。
多數企業的資訊化過程中,都仰賴資訊部人員逐步開發。呂新科當初也是這樣一步一腳印,慢慢地將系統建置起來。這種情況下,資訊主管總是覺得人力永遠不足。然而,該如何跟老闆要人?呂新科表示,當老闆覺得你需要10個人,而你卻只用了8個人,那麼老闆就會為你補足那2個人。獲得老闆的肯定,在往後的IT建置上,就獲得了有力的支持。
與廠商交換夢想
在IT架構逐步擴大的過程中,呂新科也學到一套與廠商應對的方法,他與廠商們「交換夢想」。
文大推廣部曾經走過IT年度預算不到100萬元的日子,可不如今日近億元的預算。在IT預算緊迫,但又需要建設的時候,錢花在刀口上就非常重要。呂新科表示,資訊化過程中,不僅要企業內部認同、支持夢想,也要獲得外部的支持,當時他有一半的時間在跟廠商交換夢想。假設你今天要買東西,一個方法是跟老闆要了足夠的錢去買,另一個方法則是請人家送你或是壓低價格。如果你要不到足夠的預算,交換夢想就是頗為好用的方法。跟廠商交換夢想,也就是在跟廠商交朋友,同時廠商也會因而了解學校資訊化的處境。由於日後雙方大多在資訊圈工作,即便大家可能換了工作崗位,但朋友的情誼還在,生意也就在。或許廠商就會念及友情及日後的商機,而「借」一臺測試機。
從唯一的一位資訊人員,當到今日的執行長兼資訊長職位;從一個小型企業的IT架構,進展到每年IT預算近億元的規模。文大推廣部的IT架構日益壯大,並在商務競爭上,由IT創造了對手難以跨越的鴻溝。在這個過程中,呂新科珍惜這個從貧困走到富裕的經歷,他說:「沒錢的小孩,更懂得資源的取得。」而這也造就了他與文大推廣部今日的成就。文⊙賴怡安
CIO Talk思考
CIO如何提升IT價值
呂新科除了是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的資訊長之外,同時也是執行長。他表示,從資訊長走到執行長這一步並不容易。由於資訊長所帶領的IT部門,通常被視為成本中心,是一個資源的單位,使用者需要什麼,IT部門就開發符合的系統。要從資訊長走到執行長,就必須對組織的作業流程清楚明瞭,資訊系統納入整體需求,重新定義組織流程與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會決定資訊部門的地位,到底是帶領組織往前跑的火車頭,或只是一個資源單位,配合大家往前跑。再者,規畫的格局要比原本的需求大,這樣才能迎合日益壯大的組織需求,如此一來,IT部門的貢獻就會被看見,IT主管的能見度也就會高一點。一旦能見度高了,就能夠拿到較多的資源,團隊的福利會好一點,才能夠培養出精銳的團隊,有了精銳的團隊,才能開發出更強的系統,讓組織更進步。
此外,在尋覓IT人才上面,呂新科認為工作態度及人際關係是重要的評估指標;IT技術日新月異,工作能力可以被培養,但工作態度卻是決定工作表現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由於IT專案需要協同作業以及跨部門溝通,有人做起事來有菱有角,不善與同事溝通,這會使得組織在管理這個人員上所付出的成本大於雇用他的成本,因為組織缺的是人才,而不是缺人;一個真正的人才除了擁有專業能力之外,還要能夠具備溝通協調的能力,呂新科表示。文⊙賴怡安
熱門新聞
2024-11-29
2024-12-02
2024-11-30
2024-11-29
2024-11-29
2024-11-29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