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業電腦起家的威達電,從1997年成立以來,相繼導入了企業資源規畫系統(ERP)、辦公室自動化系統(OA)、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商業智慧(BI)等系統,員工編號第10號的該公司集團營運處協理張素碧,是一路把這些系統建置起來的推手。她指出,威達電所使用的或許不一定是最先進的IT工具,但卻都是「時候到了」而引進的系統,因此在業務上都發揮了很大的助力;此外,該公司所導入的每一套系統不會因為導入後就只做維護的動作,反而會不斷的因應企業內部的業務需求,加強系統的新功能。

辦公室自動化系統因應業務歷經3次轉變
跟很多公司一樣,威達電成立之初只有進銷存軟體,另外還有一套Notes系統,做辦公室自動化系統,也因為威達電當時只有20多人,就用了一般中大型企業才會導入的Notes系統,張素碧表示,在企業導入IT系統時必須要未雨綢繆,要依照企業未來的規畫去建置IT專案,才不會到了幾年之後企業發產擴張後,才發現IT系統不敷需求,那時就來不及因應以及改進了。

威達電的Notes最早運用很簡單,主要是電子郵件、佈告欄,比較特別的是當時威達電還用來讓員工作訂便當之用。張素碧表示,那時資訊部門特別想出來用這個系統來操作訂便當,主要是讓大家更願意親近、熟悉操作模式,再慢慢的將日常生活的事務都在系統上作業。

這幾年來不斷的進行改變,張素碧指出,因應業務的需要,該公司的Notes系統平均每半年就會增添新的應用,最原先只是單純的將Notes做為電子佈告欄的功能,之後還陸續加入了電子化表單等應用,現在該公司幾乎所有日常事務可以在電腦上操作的流程,不需要透過公文傳遞。

該系統不斷發展到現在,今年第4季則開始在系統上執行知識管理(KM)的系統,張素碧表示,因為一般KM系統建置後,常發生沒有使用者用,資料也沒有更新以及放到資料庫中的資料常是過期或是沒用的,於是IT部門又故技重施,設計了許多方法來刺激大家使用,比如:做點閱率排行榜,使用者之間就會彼此有競爭性,因為各部門可以透過點閱率得知某些文章點閱率很高,貢獻該篇文章的人就可以提高他的成就感,之後再多貢獻有用的文章,對於其他人則可以做到競爭以及督促的功效,目前該公司也因為有該項機制,讓上線不久的KM系統持續有效運作。

透過高層支持ERP系統4個月上線
除了Notes不斷增加新應用跟著業務發展演進外,最早的那套進銷存系統則在1999年改用甲骨文的ERP系統來取代。許多企業要導入像是企業資源規畫系統(ERP)專案,最快通常也要花費近半年的時間,不過威達電卻只花了4個月的時間就成功導入,在4個月的時間中還包括幫主管做了一個月的企業管理課程,不過事實上,威達電也並非導入ERP就很順利的導入成功,因為威達電導入的是甲骨文的ERP系統,當時也遇到許多員工的反抗,張素碧表示,當遇到這種問題時,高階主管帶頭支持資訊部門是很重要的,當時該公司的主管就利用獎勵的辦法,提供各部門如果在限定時間內系統順利上線,就可分享100萬元的年終獎金的獎勵。不過該公司,除了獎勵的方式,對於不支持該項專案的主管,也採取立即換人的強硬的手段,不管是獎勵或是懲處,主要就是希望讓各部門能夠支援IT部門,讓專案順利完成。

一般認為,像是ERP這種大型專案導入之後,只要做系統維護的工作就好,張素碧表示,威達電在導入ERP之後,還不斷的增進ERP的功能以及應用,像是在最一開始系統上線之後,當所有人員使用適應後,就跟著開始因為企業內部的一些業務需求,所以從一開始的庫存管理、訂單、財務等模組在ERP系統上,後來又再加了固定資產的應用等,張素碧表示,該公司的ERP系統在明年將邁入第4階段,將會把供應鏈管理(SCM)先進排程系統也加上去。

組織重整,為各分公司量身打造系統
只要公司業務有變化,威達電IT部門就必須跟著做些因應的安排。為保有市場競爭優勢以及更有效的成長,威達電在2004年開始進行組織重整計畫,以威達電集團為核心,將主要事業區分為4家公司,張素碧表示,許多企業做分割時,往往會為了管理方便與總公司系統配合,所以會和總公司用一樣的系統,不過他們卻依照每一個分割出去的公司不同的型態、員工人數、業務需求幫他們做規畫。

像是他們分割出去的研發加銷售部門有100多人,還不需要用到原本集團所使用的甲骨文系統,因此就找了鼎新的ERP,透過總公司的專案經理去學習鼎新的系統,並協助分公司的員工上線,也不用額外花顧問費用。威達電之後又將公司的業務約1/3分割出去,因為,員工數目較多,因此就採用了原本總公司的甲骨文系統來管理。

而3月將IC設計部門獨立,成立了威芯科技公司,也因為分出去的公司大約有40~50人的規模,而且主要的員工都是研發的人,所以威達電集團IT部門特別依照該公司的特性,做了一套較為簡單的進銷存系統。

因應分割,利用BI統合各分公司資料
因為威達電在2004年開始做組織分割,分割之後發生各分公司間的資料無法做到即時的整合,所以為了解決這個業務上的需求,威達電開始導入BI工具,主要是利用BI工具讓各公司之間大家的報表語言內容都是一致,此外,張素碧表示,過去為威達電的報表是用Excel做的,因為是離線作業,可能重要的數據資料被改了都不知道,這樣就可能導致主管後來所看到的資料是錯的,而造成決策錯誤,導入BI則可以避免該問題。

除了各公司的可以利用BI來做決策外,該項BI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要跑做出報表,告訴老闆企業的各項業務中哪裡有異常,也因為BI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要提供出有效的報表給老闆做決策用,該公司還特別有幕僚人員擔任「解盤手」,進一步把報表結果整理出重點,再給老闆看。

張素碧表示,會有「解盤手」機制,主要是威達電主管認為,如果資訊部門期望導入BI工具是也是要給老闆用的,就必須要將報表資料「解盤」,老闆只要專心在決策上,而不是花時間在系統的操作面,因為對於主管而言只要多花2分鐘在系統的操作就是一種浪費。

所以透過解盤手可以告訴老闆在1000個警訊中,有哪20個是最重要迫切的警訊,進而幫助企業作體質的改善。張素碧表示,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希望MIS導入任何一項IT工具,不是因為評估其他公司有在用而用,而是必須要符合企業本身的業務需求,對企業真的有幫助,這樣IT部門也才能持續突顯出價值來。文⊙林怡辰

CIO小檔案-張素碧
威達電集團營運處協理
●學經歷: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系、元智大學工業工程所,曾任瑞普資材管理師與資訊專員、昇峰顧問師,進入威達電後擔任資訊服務處協理、全球運籌處協理、集團營運處協理。

公司檔案-威達電
●公司人數:威達電550人,集團人數1000人以上
●資訊部門人數:威達電 30人
●每年IT預算: 5500萬
●資訊部門分工:
應用系統部:應用系統開發/導入/管理(Team:Notes/ERP  /PLM/MES/BI)
資訊技術部:系統架構/硬體管理/DBA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