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Thome 2007年CIO大調查,有6成以上的CIO非常重視IT與業務的配合,更有將近9成(89.9%)的CIO認為,支援企業營運是IT首要工作。
雖然IT支援業務的觀念,已逐漸在國內IT主管的腦海中成形,但IT部門仍是被動式的配合營運部門。不過,特力集團資訊長方建顯卻作到了主動出擊。他說,IT主管除了要懂得善用IT支援企業營運外,「在協助企業營運創新時,IT更應該走在營運創新之前。」特力即將在9月上線的「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系統」,就是最好的例子。
IT創新前,先看為營運帶來的效益
以前在Sony工作時,方建顯就擔任所謂的商業策略營運資訊系統副總,就是一個必須善用IT工具,協助企業營運發展的角色。當時,IT不只是IT工具而已,對於企業營運上,更必須能夠扮演關鍵的角色。他轉任特力集團後就不斷思考,如何讓集團內在共享Share Service外,對於一些應用程式服務的提供,也能夠進一步發揮應有的功能。
身為IT部門的主管,要對整個集團提供IT服務,就必須能夠了解企業營運目標,以及如何透過IT工具,滿足企業營運上的種種需求。9月即將上線的「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系統」,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不僅可以獨立對集團內部提供服務,也可以滿足企業營運的目標。
對於方建顯而言,「引進IT工具可能為企業營運帶來的成效,對我比較有吸引力。」他說,IT應用主要是達到公司營運的目的,必須具有前瞻性,實用性,信賴性,延展性且合乎投資報酬,所以,「好的IT創新,必須走在企業營運創新(Business innovation)之前。」
方建顯指出,特力貿易針對集團內的零售體系,還是要提供物流等相關服務,但目前都是用各家零售體系的ERP系統分別進行管理。這一套系統是由特力的資訊部門,將套裝軟體針對特力集團物流管理需求,進行客製化修正。
假設特力集團內部有5家廠商需要進行物流管理,以目前狀況而言,特力貿易的物流管理人員,就必須學會操作5套管理系統。「這在管理效率上,有很大的妨害,」他說。藉由導入這一套新的物流管理系統,讓5家公司的倉儲物流事宜,只需要1套系統就可以管理。未來,特力還可以對其他廠商提供類似的物流或電子商務等服務。
「這種真正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不同於從ERP延伸的存貨管理系統,」方建顯說,專業物流管理能夠做到倉儲的坪效分析、撿貨路線安排,甚至是車輛安排等。畢竟,「倉儲物流管理最大的目的就是,在有限度的空間與時間內,創造貨品最大的價值。」方建顯說。
光人力效率提升,3年就能回本
除了原本單純效率的分析外,以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統ROI評估為例,方建顯表示,「光是人力資源效率的提升,3年內就可以讓整個系統投資回本。」從這個案例可以證明:「IT策略必須走在企業營運策略之前。」
IT運用對企業營運創新很重要,但方建顯認為,關鍵點在於「引進之後,系統馬上可用。」從單純的貨物管理到專業的物流管理,印證特力貿易透過IT,帶動企業營運的創新與效率改善。
傳統貿易商對於倉儲物流並不重視,但隨著全球供應鏈管理的發展,不論是貿易商或是供應商,良好的倉儲物流管理已經是重要的IT平臺。因此,貿易商與供應商之間的供、銷貨,能夠有一個更好的互動,IT扮演重要角色。
從這樣的管理演進,接下來,供應商關係管理將成為貿易商在客戶關係管理之後,必須重視的管理流程。也就是說,貿易商不能一直被動的擔任傳統掮客的角色,必須要主動提供產品趨勢等訊息,進而協助供應商做到更好的產品開發,讓貿易商能夠了解供應商的規模、技術專長、未來發展、生產力等,進而做到供應商評估。
就特力而言,第一階段的供應商關係管理預計年底上線,重視交易行為,第二階段則著重在管理與效率的提升。
特力靠IT,跟全天下做生意
特力貿易是全臺灣最大的出口貿易商包含Wal-Mart、Home Depot等,都是特力的生意伙伴。貿易商扮演傳統掮客、中間商角色,但這樣的角色無法讓特力貿易規模擴大。「延伸既有的貿易商角色,朝向加值型、全方位的貿易商,是特力發展的方向。」方建顯說。
早在20多年前,商業應用資訊系統剛在臺灣剛萌芽之際,特力便和王安電腦合作開發特力的貿易系統,應用在國際貿易出口的實務操作上。後來,因為特力貿易業務成長,並且從原本仲介型的中間商,進一步延伸到交易買賣、品保、品檢、船務等全方位的加值型服務,對IT系統需求更深也更複雜,因此,便成立了資訊部門。
對此時的特力貿易而言,「除自行開發國際貿易出口系統外,並加入進口內銷與倉儲管理系統。」他說,因為國外的ERP廠商,並沒有考慮到貿易業者對國際貿易流通的需求,不論是進出口詢報價、船務管理或者是貨櫃流通管理。
零售業質變,特力開始轉型
1990年以來,美國大型的零售通路商,在IT的大變革中,進入「大者恆大」的產業境界,這些大型零售業者,不僅採購權力變大,連帶的,對貿易商的要求也更嚴謹,甚至直接對工廠下訂單。
在1990年末期,因應貿易產業環境改變,特力走向全球運營服務,提供全方位加值服務,開始全球布局。特力陸續在全球20個國家設立30個業務據點,2000年更積極在美國招募燈具、燭台與烤具等策略型廠商,共同開發設計以深耕該類商品的服務內容。「貿易商必須掌握通路,並努力為客戶創造價值。」方建顯說,當時也為Wal-Mart、Home Depot等美國主要客戶,在其總部附近設置特力的服務據點。
為了成為合格的美國進口配銷商,特力在2001年導入新的配銷系統,符合美國零售商的需求;更在2003年,在每一個服務據點中,新增供應鏈服務專員,有效協助零售商處理補貨事宜,並主動提供庫存管理之加值服務。
重視IT投資績效評量
特力在2003、2004年開始做全球供應鏈管理系統,2006年初正式上線。方建顯說,導入該系統後,美國當地平均庫存從3個月降低到2個月,但訂單滿足率卻從86%提升到98%。
若從供應鏈觀點來看,避免特力產品在Wal-Mart因故導致庫存不足,特力須做好「備貨庫存」。透過IT系統的統計與評估,從實際數據可以證明,2005年9月到2006年9月,特力為Wal-Mart準備足夠庫存,金額從498萬美元降到173萬美元,2006年的訂單滿足率,則從86%提升到95%,出貨準確率更提高到96%。也就是說,透過精準的計算,IT協助特力做備貨庫存時,可以更有效率且更精準。文⊙黃彥棻
CIO小檔案-方建顯
特力集團資訊長
●學經歷:東吳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先後取得日本東京拓殖大學國際經濟碩士,以及美國紐約理工學院電腦科學碩士。爾後便在美國擔任IT顧問,3年前離開美國前的職位是,美國新力愛華商業策略資訊系統副總經理。回臺灣後,先擔任B&Q特力屋系統部副總經理、董事長/總經理系統顧問,於去年9月調任特力集團資訊長兼特力貿易資訊技術管理事業群副總經理。
公司檔案-特力集團
●主要業務:成立於1978年,主要負責一般進出口貿易業務,及其有關之國內外買賣流通業務
●員工人數:572人
●資訊部門人數:35人
●每年IT預算:年營業額的0.4%
●資訊部門分工:分成專案管理、資訊服務管理及系統工程發展管理等3個部門
熱門新聞
2024-11-10
2024-11-12
2024-11-10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