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企業的員工數是1,000人,那麼,相對應的IT人員應該要有多少人才算合理呢,力特光電的標準答案是「10人」。力特光電科技資訊處資深經理蘇家興說,幾年前,力特光電是臺灣唯一可以提供偏光模板的廠商,不論業務或組織都處於快速擴張階段,而企業的營運目標預計在隔年成長1倍的情況下,IT部門就會依據1:100的比例去做調整。

蘇家興說,1:100指的是100個使用者,大約需要1個IT人員才能因應相關的資訊需求,以此類推,是一般業界都能認可的換算比例,也是最理想的做法。事實上,力特光電科技資訊處的發展歷程,一直以來,也都是以1:100作為組織規模調整的基準。幾年前,力特光電業務量激增,IT以此為據提前做好人力的準備,因應系統與使用者數的成長需求,幾年後的今年,IT部門從將近70人的規模,遞減到37人,也同樣符合1:100的運作比例。

蘇家興說:「力特光電內部經過幾波人事異動,加上原本的客戶逐漸跨足偏光模板市場,使得產業競爭結構出現變化,相關生產成本因此提高,而產品生命周期又逐漸縮短,並且從1年半的生命周期,逐漸縮短到半年,這樣的產業變化,加上策略考量,力特光電的組織規模也開始縮編。」IT方面雖然沒有經過裁員,但也逐漸遞減到37人左右。

公司不斷成長,才能以新的專案來養維護費用

面對一個企業曾經蓬勃發展,下一階段又要如何從谷底爬升。「身為一個資訊部門主管現階段必須思考的是,如何讓既有的系統發揮更大的價值,進而找出資訊部門的發展主軸,讓高階主管認同IT的支出。」蘇家興說。

「當整體營運都在極力樽節成本(cost down)的時候,IT首先會遇到的衝擊,就是系統的維護費用如何持續。」幸好,力特光電當初的軟硬體採購合約,幾乎都已經涵蓋維護所需的費用,而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保固都只有1年,但是,力特光電當初的保固合約卻長達3年,3年結束之後,剛好汰換PC伺服器等設備,這樣的情況下,力特光電在過去幾年,幾乎都不需要另外編列維護費用,就能因應系統維護的需求。

不過,每3年汰換一次系統,前提必須是公司不斷成長,才能以新的專案來養維護費用,蘇家興說:「去年開始,新的系統建置專案停滯,使得維護費用成為新的難題。」因為對於高層來說,在資訊部門的支出結構上,可以明顯發現一個變化,就是突然增加的大筆維護費用,必須另外說明才能爭取到相關的IT預算。

蘇家興進一步說明,陸續導入ERP、BI等系統的過程中,一般都不可能用正式環境來做測試,所以,通常都會多買一套系統作為測試或教育訓練,但Unix等級的系統,如果只是拿來做這樣的用途又非常浪費,最後,力特光電決定用來汰換比較舊的系統,然後,再用比較舊的系統來做測試或是教育訓練,而正式環境的系統汰換支出,就可以藉由新的系統建置專案吸收。

當初的考量只是基於IT產品汰換的速度本來就很快,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力特光電在不需要重新購買系統的情況下,汰換系統提升效能,結果沒想到純粹IT面的考量,卻成為因應企業整體cost down的方法。然而,持續幾年下來,新的專案停滯了,既有系統的維護合約也逐漸到期,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企業認同維護費用支出。

重新檢視系統,是否過度開發並且趁機瘦身

在此同時,力特光電也重新檢視系統,看看是否有過度開發的部分需要趁機瘦身,例如:哪些表單或系統是根本不需要維護,而取捨的憑據就是過去的使用記錄。蘇家興說,組織在不斷調整的過程中,系統的許多需求與流程可能都已經產生變化,現在,重新檢視系統不失為良策。

不過,蘇家興認為,資訊部門主管既然是一級主管,那麼就必須參與公司的決策,既然參與決策,IT主管就必須跟著轉型,不能只是停留在技術相關的議題上,即便是技術背景出身,也必須想辦法了解企業的流程以及營運資訊,甚至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策略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進一步給予決策建言。

以資料倉儲的應用來說,過去力特光電就比較偏重一般分析,諸如營業額分析以及每個業務人員的達成目標等,近來延伸到良率資料分析,進而掌控生產過程中的耗損,類似這樣的資訊提供,對於企業高層的決策會更有幫助,未來希望可以進一步針對庫存管理發展出適當的資料倉儲應用。蘇家興說:「這是我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事實上,轉型不是只有資訊部門主管需要,而是所有的資訊部門同仁都要一起動起來,才能從各個環節發揮IT的整體效益,蘇家興說:「我現在時常會提醒資訊部門同仁,三不五時,有機會與使用者接觸的時候,要多多互動並且溝通,才能知道有哪些需求正在醞釀,哪些是既有系統就能解決的,哪些又該如何調整,甚至提前因應」。

因應不同的發展階段,IT的溝通方式也要調整

以往力特光電的系統建置,大多是基於決策形成後的使用單位需求,但若資訊部門能夠掌握產業技術與市場競爭結構變化,才會比較有機會反過來主導系統開發,而不只是被動的配合使用者單位需求。舉例來說:當力特光電要到其他國家設廠的決策確立後,資訊部門就能提供相關的建議,而系統也能跟著立即到位。

「企業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IT部門對外的溝通方式也必須有所不同」,蘇家興說。早期公司還在發展階段,就算IT部門自己沒有提出相關的計畫,使用單位主管也會主動要求建置ERP或是CIM(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系統等等,但現在基本的系統都已經逐漸完成建置,而各個事業單位又在力求業務方面的突破,這樣的情況下,或許有很多需求或不滿潛藏在使用者端,資訊處如果要把這些轉化成明確的需求,勢必需要資訊部門的所有同仁,與使用者單位多多互動才能掌握。

蘇家興說:「任何企業茁壯的歷程,許多工作都是由簡化繁,因為組織規模變大之後,業務量也跟著增加,分工必須更細才能因應,之後,勢必還要經過由繁化簡的過程,才能藉由複製快速成長,因應下一階段的發展需求。」

目前力特光電正處在由繁化簡的過程,在IT的人力上,雖然並沒有經過裁員,但自然流失的情況下,也損失了一些不錯的人才,不過,也有不少黃埔一軍,基於當初一起建置ERP等系統的革命情感,決定持續留在力特光電打拼。

留才不能只有一招,至少要兼顧情、理、法3個層面

蘇家興說:「當企業營運暢旺的時候,總是人才濟濟,而當營運處於谷底之際,如何留才就要各憑本事了」。因為人性本來就不容易掌握,留才絕對不能只有一手,至少要做到情、理、法3個環節。換句話說,除了公司要有留才計畫之外,在工作環境上也必須給予成長空間,想辦法創造一個學無止盡的工作環境與挑戰目標,此外,當然平日的互動也要真誠溝通。

然而,弔詭的是,一個人往往學得越多,就更容易跳槽,蘇家興說:「想要留住一個人,一般都會賦予更多的使命與資源,例如:職位與權責等,好讓這個人有所發揮,但卻也因此增加被挖角或是轉換工作的競爭條件。」這或許是為什麼鴻海、台積電這樣的公司,也需要擬定一套留才計畫的原因,也是蘇家興一直在持續努力的地方。

不過,基本上該做的還是要做,即使最終無法留住人才,但是,或許有朝一日,當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憑藉著過去的情感,大部分的人還是會無條件地給予協助,「尤其資訊系統的問題,有時候就是非得要當初負責開發或維護的人來處理,才能讓問題迅速解套。」蘇家興說。

面對力特光電風光的過去,現在極力調整營運策略,試圖攀上下一個巔峰。蘇家興認為,在職場上應該正向思考,說得難聽一點,至少薪水又沒有少給,公司也在努力從谷底爬升,如果每次遇到公司不賺錢就要換工作,未必是最理想的做法,因為一直在異動的情況下,不僅無法完整累積歷練,也會錯失好的職務調整或機會,除非個人具有特異的能力,否則滾石不生苔是必然的道理,對於任何一個人的職涯發展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走上管理這條不歸路

力特光電科技資訊處資深經理蘇家興說:「從來沒有預期過自己會走向管理這條不歸路。」當初從逢甲資訊工程系畢業之後,比較有興趣的是半導體IC設計方面的工作,並不是MIS這個領域,但在工研院工作了10年之後,已經從工程師晉升到理級的職務,從此就再也沒有辦法回頭了。

在工研院擔任主管期間,曾經在3年內換了6批下屬,幾乎每半年就要重新帶一批新人,那時候的心情真是五味雜陳,一方面當然是來自新竹科學園區的誘惑,不論股票分紅或是未來的發展願景都讓人趨之若鶩,形成一種工研院無法招架的磁場效應,另一方面自己也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諸如:是否適合帶人等質疑都湧上心頭。

後來,直到自己認清事實現況,而且再也無法回頭之後,才逐漸開始有了自己的管理心得。基本上,管理是不能依據個人喜好的,不論誰有問題都要直接面對,否則就容易出現劣幣驅除良幣的情形。

除此之外,對於新的經理人來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忍」,剛到一個新的環境不要急著出手,蘇家興說:「很多人習慣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其實比較好的做法,是先花一段時間觀察新環境的人事物,才能真正掌握其中必須調整的關鍵。」

蘇家興說:「自己是技術背景出身, 一直到最近這幾年,才有機會比較接近經營決策高層,我的感觸是職位越高,身段就要更柔軟,才有可能跟大家打成一片,才有機會聽到真心話,然後做出好的決策,否則有可能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企業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IT部門對外的溝通方式也必須有所不同,多溝通才能把不滿轉化成明確的需求。」

CIO小檔案

蘇家興

力特光電資訊處資深經理

●學經歷:力特光電資訊處資深經理蘇家興,從逢甲大學資訊工程系畢業之後,就進入工研院,然後一路從量測工程師晉升到量測中心經理,10年之後轉戰華宸科技,成為鴻海與聯電轉投資公司旗下的經理,6年多前進入力特光電,現在是力特光電資訊處資深經理。將近20年的工作職涯中,一度留職停薪,回到學校攻讀交大資管碩士。
 

公司檔案

力特光電科技

●成立時間:1998年3月
●主要業務:偏光板
●資本額:50億6千萬元
●總部:桃園縣平鎮市平東路659巷37號
●臺灣員工人數:3,500人左右
●董事長兼總經理:趙寄蓉
●執行長:高鼐
●營業額:(95年)達到213億2,600萬元

資訊部檔案:

●部門名稱:資訊處
●資訊最高主管:資深經理蘇家興
●直屬主管:執行長
●IT預算:大約占營收的0.1%
●資訊部門人數:37人(平鎮廠)、10人(南科廠)、10人(蘇州廠)
●資訊部門分工:主要區分為3個區塊,其中IT部門主要負責網路、主機以及Web相關領域,IS部門則主管ERP系統,至於MIT專注的是MES等製造系統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