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屬亞熱帶的臺灣,每到豔陽高照的夏天,不僅女士要擦防曬保養品、帶陽傘去對抗紫外線的侵害,連男士也會開始注意如何預防紫外線所造成的傷害。電視新聞的氣象主播,也一定會預報隔天全臺各地的紫外線指數。
在以前,民眾要知道紫外線指數的資訊,除了準時收看電視新聞的氣象報導,不然就是到環保署網站上查詢。不過,從今年10月開始,要掌握臺灣的環境資訊再也不用這麼麻煩了,環保署即將推出一項即時環境訊息服務,結合新穎的iGoogle網站技術,讓民眾就能從個人化的iGoogle個人首頁中,就能即時掌握紫外線指數、空氣品質等相關環境資訊。

環保署的即時環境訊息服務,運用新穎的網站技術來提供便民服務,不僅是政府機關首開先例,更是資訊部門善用IT創造價值的好例子。誰說公家單位都不夠創新?在採訪的當下,這項創新服務的背後推手,行政院環保署監資處處長朱雨其,他的辦公桌上放著剛讀完的Nicholas Carr最新著作《The Big Switch》,他說這本書就像Nicholas Carr前一本引起業界廣泛討論的成名作《IT有什麼明天?(Does IT Matter?》一樣,帶給他很大的震撼。

《The Big Switch》這本書延續《IT有什麼明天?》的主題,探討未來公用運算(Utility Computing)發展將使得資訊科技會有大幅的轉變,而企業IT部門與IT人員的角色定位連帶著也會有很大的改變。

朱雨其說,這兩本書的內容呼應了他在IT領域打滾20多年來,所得到的重要心得:「選擇了IT這個行業,就必須要有開放的心態。」他對於IT應該創造的價值,與IT能帶給組織的創新有更高的期待。

IT不斷轉變,更要跨界學習

朱雨其引述《IT有什麼明天?》一書的內容表示,今天的IT就如同100年前的企業要自備發電機一樣,自己發電以確保有足夠的電力來製造產品,但隨著電力公司的興起,企業自行發電已無法創造任何的競爭優勢。如果企業的IT部門有一天也會被如雲端或公用運算所取代,那麼IT部門存在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對他而言,這個問題的解答就是20年來的工作心得:「IT更要保持開放的心態。」

他回想起在IT工作的20多年,為何能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重要的關鍵就是「不計較」的心態。而這個「不計較」的心態正是他能應付IT不斷變遷的生存之道。

朱雨其表示,當初環保署剛成立時,還有許多大型主機,至今日卻被開放的系統所取代,如果IT人只懂得大型主機的程式語言,遇到非大型主機的問題都丟給別人處理,這種計較的心態就會讓IT人侷限在某一類型的知識或專業領域中,總有一天,就將會被IT的大潮流給掩埋。

或許你會想,在政府機關工作,就算趕不上時代的大潮流,但這個公務員的金飯碗工作並不會跑掉,但朱雨其卻認為,在IT這個領域,不論公私立機構,IT從業人員都一定要有不計較與跨界學習的心態。

比方來說,負責應用系統開發的人員,如果工作內容有涉及到網路時,就不要去排斥,而是要趁機會去學習網路的知識。朱雨其認為,有這種不計較的工作態度,才能真正享受工作所帶來的樂趣。
因為不去計較工作的內容,就會認為學到的知識或經驗都是自己的,這麼一來,就能保持愉快的工作心情,當然隨著時間的更迭,對於IT領域的知識就會越來越扎實,升遷的機會來臨也才抓得到。

朱雨其除了自我力行不計較與開放的學習心態,他也希望IT同仁保持這樣的開放學習心態,於是,朱雨其就建立出一套組織學習的方法,每個禮拜五就以類似讀書會的方式,要求IT同仁報告最新的IT知識與工作內容,讓不同領域的IT同仁都能相互學習。此外,IT同仁每個月還要親自向朱雨其報告一次,除了藉此培養出IT同仁跨界學習的能力,也培養溝通的技巧。
有這種開放學習的環境,讓監資處更有價值,以IT為環保署帶來創新。就像結合iGoogle的即時環境資訊服務,表面上看只是一項小型的iGoogle即時訊息網路服務,但如果監資處的IT同仁沒有抱持著開放的學習心態,這個創新服務可能連發想的可能性都沒有。因為同仁求新求變的創新精神,才能讓IT發揮最大的價值。

IT人是要創造價值,重複的工作交給委外

朱雨其希望IT同仁都能發揮出價值,為組織達成業務目標。他希望IT同仁都能像一名建築師般,必須要能規畫出一張漂亮的建築藍圖,而IT廠商就像是營造廠,依照建築藍圖蓋出一棟大樓。對朱雨其而言,IT價值的體現就是藍圖的規畫。

「你不可能叫一個通過高考的人才,去做修電腦的工作。」朱雨其認為這麼做是浪費人才資源,建築師雖然都懂得蓋房子的技巧,但真正蓋房子的並不是建築師。IT人的工作並不是挑磚頭蓋房子,這些執行的工作都可以委外給IT廠商執行,以監資處為例,雖然環保署有1,100名的使用者,但實際負責IT工作的僅有13人,這13人是監資處IT發展的核心,至於修電腦等邊陲的IT工作,則是由廠商駐點人員負責。

如果企業的IT部門價值只在幫使用者修電腦,那麼IT對企業帶來的幫助就會有相當的限制,「IT要發揮出價值,就是要做核心的工作。」朱雨其說。

畢竟大多數IT人員都具有技術背景,當初監資處在落實委外制度時也遇到問題,因為許多使用者會直接請IT同仁幫忙修電腦,IT同仁因為人情的壓力而不得不做,造成IT同仁都在做非核心的工作,而真正負責維修電腦的駐廠人員,反而沒有事情做。朱雨其曾經詢問過某一個IT同仁的工作內容,這位同仁回答:「很忙。」但卻說不出到底在忙哪些工作,這樣資訊部門的績效當然無法展現。

朱雨其認為,如果沒有一套制度與標準的作業流程,那麼IT同仁還是會去做一些邊陲價值不高的工作。於是,環保署透過導入ISO 20000去解決制度上的問題。

環保署是唯一導入ISO 20000的公家機關。導入ISO 20000後,在標準作業流程的規範下,如果使用者的電腦需要維修,就必須先填申請單。朱雨其表示,其實有些IT同仁還滿喜歡幫使用者修電腦,但這種邊陲的工作並不是IT同仁真正該做的事,透過ISO 20000就能建立起紀律。導入ISO 20000是監資處的一項重要領程碑,「如果沒有導入ISO 20000,就無法妥善運用IT的人力資源。」朱雨其說。

除了結合iGoogle的即時環境資訊服務以外,監資處還有許多創新做法,朱雨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環保署的空氣品質監測資料系統。環境監測及資訊處顧名思義除了資訊的工作外,還要負責全臺的環境監控,目前環保署在全台共設有76座的固定式監測站,不但能測得全臺各地方的空氣品質,更能將監測的資料回傳至環保署總部。當初在各區域建置監測站時,由於監測設備都是屬於封閉系統,如果要增加新的監測工作時,就會有許多限制。

監資處在封閉的架構下,在業務的執行上難免會綁手綁腳,但要如何在最低廉的成本下,發揮出最大的效益,監資處為避免被限制與綑綁,於5年前就將封閉的架構全面換成開放式的Windows平臺伺服器,也就是說,在監測站中所有的監測儀器都是透過伺服器負責控管與傳送資料,也因此,過去在每個監測站中每一項監測設備因為屬性的不同,都會配備一臺個人電腦,但現在只要一臺伺服器就可取代監測站中所有的個人電腦,這樣一來,也可為組織帶來節省成本的效益。

監資處未來要走向企業架構,強化價值的發揮

在朱雨其的帶領下,監資處不僅創新也有紀律,朱雨其希望IT能為環保署發揮出最大的價值,讓環保署的IT投資都能帶來最大效益,更重要的是,透過IT為組織快速達成業務目標,對於環保署來說,最重要的業務目標就是「環境保護」。

朱雨其指出,環保署在全臺監測站所蒐集到的環境變化資料是相當寶貴的,雖然監資處目前已透過如iGoogle等方法來有效利用環境監測數據,但朱雨其認為還不夠,他希望進一步能讓這些資料發揮出最大的價值,他以醫院與病人的關係比喻,環保署就如同醫院,IT部門就如同醫院的檢驗科,醫院的檢驗科必須要從病人的身體中蒐集相當多的資料,讓醫生能夠開處方幫病人治病;而環保署的IT部門的目標就是要蒐集到許多環境監測的數據,讓環保署的相關業務人員能夠透過監測的數據,在環境惡化前提早預防。

朱雨其的下一步,主要源於美國環保署所採行的「企業架構」(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企業架構可以想像成一個金字塔,這個金字塔共有5個階層,從下而上分別是技術(Technology)、應用系統(Application)、資料(Data)、業務(Business)與目標(Goals)。越下層則是越基礎的工作,重要的是能透過這些基礎,來達成組織的目標。

IT是最基礎的技術,在技術上會有應用系統,透過應用系統所產生的資料去推動業務的發展,進而達到組織的目標。朱雨其認為,目前監資處只做到企業架構模式中的資料階段,需要更妥善的利用監測數據,來為環境保護多盡一份心力,而這也是監資處未來將持續努力的目標。

 

監資處將空氣品質的監測資料與iGoogle連結,透過個人化的設定可以立即看到最新的資料,是政府機構的首位案例。

 

環保署監資處長朱雨其說:「環境監測的資料與iGoogle 連結,就是一項創意,這是IT人應該要做的事,而非幫使用者修電腦。」

 

CIO小檔案

朱雨其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處長 

學經歷:臺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博士。1978年通過高考進入連江縣政府,擔任技佐與科員,而後分別進入臺北縣政府、臺灣銀行與考選部,而後更在臺北縣議會擔任資訊室主任一職,於1989年進入環保署,一路從底層的設計師、分析師、科長、專門委員、副處長,至今日擔任環境監測及資訊處處長一職。

 

公司檔案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公司創立時間:1987年
●主要業務:環境保護
●總部地址:臺北市中正區中華路1段83號
●署長:沈世宏

資訊部檔案

●部門名稱:環境監測及資訊處
●資訊部門最高主管職稱:處長
●直屬主管職稱:署長
●IT預算:6,200萬元(2008年度,不含業務性資訊系統經費)
資訊部門人數:13人

IT部門分工

●第三、四科負責資訊工作,分別負責IT設施管理、資訊系統發展及維運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