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鳴聲長達1分鐘的集合鈴聲正從電視螢幕中傳來,要參與法案表決的立委們,聽到這個集合鈴聲響起時,紛紛從辦公室的座位上起身,共同目標就是趕赴立法院的議場集合,準備進行接下來的投票表決。
委員們到議場集合後,在司儀唱完預算或法案後,委員們就可以在各自的座位上,透過全球第一個「議場多媒體電子表決系統」,便可以立即在電視牆上,顯示各委員的表決結果,整個表決過程還可以進行列印、儲存和查詢。
臺灣的立法院,除了立委在國會殿堂的肢體衝突,可以登上國際新聞版面外,還有什麼值得說嘴之處呢?立法院資訊處處長陳露生表示,或許很多人並不清楚,但是,臺灣立法院在全球國會數位化的進程與成果,是令人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陳露生以立法院這套全球首創的電子表決系統為例,除了取代以往人工記票所花的時間和人力外,更重要的是,透過電子記票的方式將法案表決的過程全部公開,達到資訊透明化的目的。
他說,這些數位化的成果,e化的議事過程,讓委員的問政更透明,也可以提供更好的問政品質與立法效率,最終都有助於達到立法院長王金平所期待的「國會問政公開化」的目的。
建置臺灣第一個PKI憑證管理中心
立法院是臺灣民意最高機構,有權監督行政單位的施政外,立法院也需要公開決策資訊過程,讓民眾更了解法案立法的目的與效益。陳露生表示,資訊處規畫國會數位化的進程中,都以解決問政資訊不透明的問題為努力的方向。
但是,資訊透明化之前,一定得先確保整套系統的安全性,才不會發生內容資訊錯誤甚至遭到入侵或竊取的意外。因此,陳露生表示,為了確保安全性需求,率先打造國會憑證管理中心。
「全臺灣第一個建置PKI(公鑰基礎建設)憑證管理中心的就是立法院,」陳露生說道。他指出,從2001年開始,就針對立法院委職員工、公費助理等發放同時具備接觸式和非接觸式雙功能的IC識別卡,前者存放憑證管理中心發放的個人數位憑證,後者則提供悠遊卡、小額付費以及門禁卡等功能。
PKI數位憑證的特色在於,有一個相對應的公鑰和私鑰搭配,公鑰是公開的,私鑰則私人持有,對於加密的系統、身分認證或是文件加解密,就必須持有私鑰作為解密之用。
陳露生表示,因為立法院對於相關的資訊系統有高機密性、完整性、鑑別性和不可否認性的要求,身分認證的需求相對其他單位更高。因此,從入口網站開始,一直到人事薪資系統、選民服務系統等超過38個立法院內的應用程式,都可以透過這張IC識別卡進行單一系統登入(SSO),也因為身分認證經過一致的權限管控,對身分管控也較為嚴謹。
安全性的要求上,除了憑證管理中心外,立法院提供的數位電話也強調加密、不能監聽的安全性功能。他表示,立法院機房中有自己的交換機、訊號加密設備,搭配PHS手機作為行動式的IP電話,不僅節省通訊費用,也可以達到通話安全性的目的。
建置全球第一套電子表決系統
不論是議場多媒體議事系統、委員會會議多媒體系統、多媒體隨選系訊(VOD)和網際網路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IVOD)、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等,陳露生表示,最終的目的都在於將法案決策的過程與結果對民眾公開,真正作到決策資訊公開透明,這也都有助於臺灣民主素質的提升。
「開會是立法院的核心業務,」陳露生說道,所以,在2000年2月時,資訊處評估這套電子化表決系統有助於提高臺灣法案決策與問政的開放、透明,所以,建置這套議場多媒體議事系統不僅是資訊處的年度大事,更是勢在必行。
陳露生透露,當時擔任資訊處處長陳熙揚面對各個單位對建置電子記票系統的猶疑,在秘書長林錫山的支持下,更是抱持破釜沈舟,「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連辭呈都已經事先寫好了。
由於立法院會期開議通常都在農曆春節過後,趁著農曆春節,陳熙揚和資訊處同仁,以及到場協助施工的工人們,都犧牲假期,完成相關的系統建置。
這套議場多媒體議事系統包括3個部分,有「多媒體顯示系統」、「會議系統」和「表決系統」。陳露生說,在法案審查的過程中,主席臺旁架設的大型布幕,會即時顯示法案名稱、條次及立委的發言名單;當委員進行法案或預算投票表決時,每個委員只需要到自己座位上,按下贊成、反對或是棄權的按鈕,表決系統就可以立即顯示各委員的投票結果並顯示在電視牆上。
「電子記票的統計效率當然比人工記票的效率好,」陳露生說,以往人工記票要有人唱名、有人算人頭,雖然最終還是可以知道統計結果,但因為無法即時反應投票者的投票意向,對媒體和民眾而言,使用電子化表決方式,不僅表決結果的顯示又快又正確,同時還可以作到列印、儲存與查詢表決結果。
除了表決外,每周五的國是論壇更是各個委員們對媒體和民眾宣傳的好機會。以往常見委員為了要吸引媒體眼光,要自製許多道具或者是要寫很多大字報。但現在,透過「議場多媒體顯示系統」,委員發表國是論壇時,包括各種影音多媒體或簡報檔,都可以直接投射在電視牆上,吸引大家的注目,也可以強化質詢效果。
人人上網監督立委問政
除了議場開會的過程和內容全程公開,陳露生說,第七屆立委8個委員會召開時,每一個委員會的議程、委員發言內容等,也都同步上傳送到隨選視訊系統,也可以透過上網收看立法院即時會議內容或者是歷史影音記錄。
像是立法院委員辦公室可以直接透過委員會會議多媒體系統,清楚知道個會議室委員會的開會進度,也可以透過該系統清楚知道各個委員發言順序和會議出席狀況。立委和助理也可以透過立法院內的國會寬頻暨無線網路系統,察看會議實況與發言順序。在院區或者是地方的立委服務處,也可以連上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察看委員問政影音資料。
陳露生表示,除了提供委員問政所需的資料外,為了落實議事資訊的公開透明,資訊處也透過「網際網路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IVOD)」提供院會和委員會的即時轉播服務;一般民眾也可以透過立法院全球資訊網,查看相關委員的問政資訊與績效。
未來以行動國會為努力方向
立法院目前總共有50多個資訊應用系統,全部都在大型主機上執行。陳露生表示,立法院系統服務的對象多元,依照不同應用程式也有不同的安全性要求。此外,為了符合資安的要求,除了臺北立法院區的機房外,也在臺中的立法院中南部服務中心以及新店的備援機房,作到三地備援機制。
陳露生指出,立法院在安全性的要求相當嚴謹,目前的挑戰便是,有越來越多委員表示,希望能夠透過現有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也能連回立法院的系統,查詢相關資料。因此,在明年的規畫上,立法院則在思考如何解決行動上網平臺的身分認證以及VPN的認證的難題。他也說,資訊處也發現立法院原本使用MP4的影音格式已經逐漸被H.264取代,未來相關影音格式的改變和轉檔,將攸關儲存空間的妥善利用與否。
至於,目前立法院正邀集學者為2011~2020年數位國會的發展願景執行相關研究,陳露生表示,「行動國會、優質立法」是未來發展願景,預計用IT技術來建置雲端行動服務共享平臺、數位國會決策支援平臺,以及公民參與民意觀測平臺為主。
立法院資訊處處長陳露生表示,包括院會和委員會開會內容即時公開,就是希望藉由會議決策過程透明,進而達到問政公開化的目的。
CIO Talk─立法院資訊處處長 陳露生
學歷: 中興大學土木系(1972年畢),泰國亞洲理工學院(AIT)結構工程碩士(1979年畢),史丹佛大學營建管理碩士(1992年畢)
經歷: 考上公職後,先在榮工處負責營建與隧道工程,1987年調任立法院,一路從法制局研究員兼組長做起,又陸續擔任公報處副處長、資訊處副處長,調任立法院中南部服務中心主任,並於2010年接任資訊處處長一職
公司檔案
立法院
●創立時間:1928年成立
●主要業務:最高立法和民意機關,代表行使制定、修改法律,審議國家預算,監督政府施政並反映民意,保障民眾權益,也具有部分人事同意權
●院長:王金平
●副院長:曾永權
●秘書長:林錫山
●網址:www.ly.gov.tw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號
●員工人數:員工1,000人,立委:113人,助理:1,200人
●電腦數:3,200臺
資訊部檔案
●資訊部門名稱:資訊處
●資訊最高主管:處長
●直屬主管:秘書長林錫山
●資訊部門人數:30人
●資訊部門分工:副處長1人,高級分析師3人,另外分成通訊系統科、研究發展科和資料處理科
IT部門大事紀:
●1999年11月: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VOD
●2000年2月:議場多媒體議事系統
●2000年3月:數位電話通訊設備系統
●2000年11月:導入大型主機系統
●2001年3月:國會憑證管理系統
●2002年9月: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
●2002年11月:立法服務網上線,立法院警察隊則導入自動化槍櫃指紋管理系統
●2003年:完成院內資源入口網站單一簽入
●2003年11月:建立異地備援中心AIC
●2006年8月:成立資通安全管理中心SOC
●2008年10月:網際網路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
熱門新聞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