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步調快速的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飽受心理疾病之苦,嚴重者更需要仰賴藥物治療度日。如果能透過基因解碼,了解基因與心理疾病和人類行爲的關聯,便有機會更精準、及時的治療,幫助患者重返安寧。長期關注心理失調(mood disorder)的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所長郭柏秀教授,以基因分析的角度切入,利用高效能雲端運算,尋找遺傳基因影響心理疾病的風險,以及基因與用藥效果的差異。
不論是在全球還是台灣,「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高居「全球疾病負擔」排行榜第六名。從5歲到80歲,每個年齡層都可能出現重鬱和躁鬱症,其主要症狀是情緒表達和適應問題。每一百人中就有二人會有躁鬱問題,重鬱症則隨不同人類文化表現而不同,有些國家高達20%,在台灣研究發現僅1.2%。郭柏秀教授的研究更發現心理疾病和許多慢性共病關係密切。
心理失調的臨床表現異質性很高,遺傳機率從五到七成都有, 郭教授想尋找是否有宿主基因(host genetics)存在,影響生病的風險。然而,每個病人臨床表差異很大,躁鬱甚至分為兩型,第一型是重躁,而第二型很難診斷,因為其主要以憂鬱表現,只是病人仍會有輕躁症狀。郭教授的團隊花費8年時間收集病例,於2016年發表全球第一篇「第二型躁鬱症」論文,找到幾個基因和位點,雖然不能確切證明哪個位點出錯,但足以簡單地預測第二型躁鬱症病患基因和控制組的差異。
在與國際合作的東亞族群憂鬱研究中,團隊則找到過去在歐洲國家大型基因研究中未曾發現的五個位點。有趣的是,團隊也發現歐洲的人基因僅有11%與東亞有顯著的相關性,顯示跨族裔的基因差異性高。東亞人和歐洲人重鬱遺傳相關只有0.4,即只有16%可互相解釋。
另外從用藥來看,每個人對藥的吸收和代謝不同,會不會受特定基因位點影響?特定用藥只有九分之一有效,不但浪費,使病人和家屬難以接受,甚至會有些病人轉為「難治型憂鬱」。在不同文化中,難治型憂鬱患者從6%到50%都有。郭教授的團隊建立評分量表以了解病人的難治程度和用藥效果,從22國二千多個樣本中,發現若病人帶有一個治療反應較好的位點,十年後的再發率低,即使尚不知位點的功能,但這非常有潛力。在用鋰鹽治療憂鬱症和基因的研究中,團隊則發現若重鬱症遺傳負荷高的話,不管那個族群的治療效果都很差,因此醫師其實有機會先對躁鬱及憂鬱患者做次分類,先觀察患者的遺傳負荷,再精準用藥。
在觀察憂鬱症患者的腦內反應和睡眠活動時,腦部資料則涉及大量的數據和運算,過去研究時往往會面臨伺服器容量不足,CPU運算能力不夠等問題,以UK Biobank的龐大數據量估計跑完原始資料須耗費五年之久。郭教授的團隊借力微軟Azure 的雲端運算,加速了資料處理的進程,使心理健康研究進入一個新紀元。
想更了解郭柏秀教授團隊的研究,歡迎觀賞:https://youtu.be/vZ6-S-y7gxI
Microsoft
熱門新聞
2025-01-02
2025-01-02
2024-12-31
2024-12-31
2025-01-02
2025-01-02
2024-12-31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