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10/24發布《2024 生命科技產業展望》報告,內容指出,觀察全球經濟與、貿易和產業趨勢發展,生命科技產業將持續受到「地緣政治、法規變化、定價壓力、生成式AI應用和突破性科學」五大構面影響,面對大環境的不確定性,生醫企業需要持續仰賴研發創新、善用併購與合作聯盟、優化投資組合,並提供以人為本的個人化治療與服務,繼續取得營運成長。
勤業眾信生技醫療產業負責人虞成全資深會計師表示,為保護美國的生技供應鏈,美國眾議院於今年9月通過了《生物安全法案》(the BIOSECURE Act),限制美國聯邦政府與企業和中國大陸等特定外國生技公司間的業務往來。對台灣企業而言,此法案既帶來商機也帶來挑戰。企業正面臨全球化與在地化融合的過程,在供應鏈重組及強調重建國內製造能力的背景下,台灣生醫企業必須重新審視在供應鏈中的角色、謹慎選擇合作夥伴,並強化合規能力,以避開美國的限制,此外,CDMO應把握生物製劑轉單的利基市場,以獲得更多商機。
勤業眾信生命科技產業負責人陳重成資深會計師指出,根據 Deloitte 調查,超過九成的生物製藥和醫療科技公司表示,生成式 AI 在未來一年會對其組織產生影響。大型製藥公司和科技公司正在與生成式 AI 公司合作開發更先進的解決方案,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近年AI 更被視為台灣生命科技產業應用升級的要角,政府和各單位正積極探討和布局相關發展。此外,各國政府也在設立相關法規,持續規劃減輕 AI 對所帶來的社會風險之政策,企業內部的風險意識在營運中也日益重要。為有效成功推動大規模 AI 轉型,企業需要在導入 AI 歷程中,靈活調整思維、心態、領導型態、投資態度、企業文化與部門運作模式。
影響生命科技產業發展的四大關鍵趨勢
-
全球化轉型時刻,靈活應對經濟新常態
全球經濟正在走向新常態,全球貿易明顯變得更加集中,正面臨全球化與在地化相融合的過程,包括縮短供應鏈、強調重建國內製造能力、政府發揮更具策略性的作用,生醫企業正面臨全球化轉型的時刻。亞太地區因為龐大的消費市場、疾病發生率上升及逐漸健全的監管框架,預計未來幾年生醫市場將持續高成長,相關發展受關注。其中,中國大陸和日本為亞太區製藥和醫療器材市場的重要經濟體,而兩國卻邁向不同的發展模式:中國大陸正在推動以國家利益與科技技術為優先的政策;日本製藥業正積極拓展全球化工作和活動,透過併購、合作、更廣泛的研發,以及擴展新興市場,來增加其在全球市場上的影響力。生醫企業面對不同的市場,正在重塑業務模式,以應對不同的經貿環境、文化與制度。
-
借助併購、聯盟合作與投資組合變化實踐價值創造
2024年隨著通貨膨脹壓力趨緩、利率趨於穩定,以及預期經濟將適度成長,預計生醫併購和資本市場雖趨於謹慎但仍具活力。大型製藥公司將繼續利用併購策略和建立合作伙伴關係,以彌補因專利到期而帶來的損失,除了處於晚期研發的產品外,早期階段的研發產品線預計也將成為大型製藥公司收購和合作目標,不過,企業將繼續面臨反壟斷而受到監管審查的問題。同時,2023 年在CRO / CDMO /供應商中的總併購交易額相較於2022 年,成長率近85%,總額達283 億美元,此外,私有化浪潮興起,尤其私募股權(PE)公司在 2023 年針對 CDMO 中投入了超過100 億美元的資金,由於高度專業化生產設備的需求不斷增加,預期未來CDMO 將受到更多PE 的青睞。面對大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多生醫企業考慮將合作夥伴關係和其他創新性合作方式視為併購的替代方案,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也將尋求包括成本削減和吸引私人策略投資人等替代的籌資方式。
-
透過新科技與策略合作夥伴加速實現研發價值
2024 年隨著持續的監管環境變化、定價壓力上升及專利到期,公司將需要利用創新的力量,以加速藥品上市速度與價值實現。生物製藥公司採取多樣化策略,以實現研發價值,包括在價值鏈中採用新的 AI/生成式AI 和其他資料創新技術,同時尋求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及早與監管機關盡早展開合作,並利用聯盟與外包策略來節省成本和時間。根據The Cowen Group研究調查顯示,目前 AI 在藥物探索中的使用率約達 16% ,且預期未來三至五年將會成長 106%,隨著AI驅動的數位解決方案快速發展,企業的領導者們應秉持敏捷思維,靈活調整營運模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此外,生醫企業正持續增加外包的比重,以加快產品上市速度。如同半導體產業,此產業的生態系統也形成了成熟的水平分工模式,全球更興起C「R」DMO的外包模式,也就是整合 CRO 和 CDMO,提供更具整合的從研究、開發到生產服務。
-
提供個人化體驗和共同決策優化病患療效
根據 Deloitte 的研究調查,生醫企業高階主管認為2024年公司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為「改善病患的體驗、參與度和信任」。隨著個人化治療和照護的推進,病患體驗得以改善和提升,生命科學公司正在探索更多可改善病患旅程中之接觸點的機會,採取更主動和預測性的方式來了解病患需求,改善病患就醫流程,同時,隨著醫療流程變得更加數位化和個人化,病患能享受到更「直觀」與流暢的就醫體驗。有些病患傾向於主動參與並主導自己的醫療決策,其會研究自己的病情和可行的治療方案,而另一些病患則可能認為醫師最了解自身情況,因此偏好傳統的由「醫師主導」的形式。於此環境下,生醫企業將持續致力於直接和間接改善病患體驗、優化病患旅程中的各個接觸點,並提供以人為本的醫療照護,以最終能改善病患的健康結果。
熱門新聞
2025-01-06
2025-01-07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