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微科技執行長 鄭依桓

數位科技對於許多產業帶來典範轉移,房地產業也不例外。過去,買家想找房子會直接走進房仲店面提出需求;現在,數位原生世代的買家在買房前會先上實價登錄網站蒐集資料、詢問不同房仲比較資訊。也因此,現在的房仲須化身「人肉 Google」,不只要提供精準資訊,還力求答得比別人快速且完整。

知微科技(foundi)看見房地產業的轉型痛點,善用 Google Cloud 彈性擴充、伺服器落地臺灣帶來連線快速的特點,打造出「房地快搜」服務,協助房仲將過去耗時一個月找資料的工作縮短至 15 分鐘。未來也更與 iKala 持續合作,在生成式AI 逐漸成熟的時機,將 AI 應用於內部產品開發優化,以及外部提供客戶的 AI Line 機器人。

房地產業數位轉型看重服務速度,知微打造房仲 24 小時助理

過去在房地產交易過程中,若遇到企業買家需要 1000 坪建地用於興建廠房,房仲可能需要數個月的時間進行資料翻查與計算,現在透過結合 Google 地圖和政府時價登錄資訊的「房地快搜」服務,只要 15 分鐘就能從買家需求快速搜尋到合適的土地,也正是這樣即時的服務,大大影響了買家與賣家對於房仲的合作意願。

上述的「房地快搜」,係由 2014 年創設的知微科技一手催生,相較於同類型科技產品多數由房地產背景人士創立,知微創辦團隊出身軟體界,譬如共同創辦人、目前擔任執行長的鄭依桓,過去是 Google 資深軟體工程師,同時出任臺灣暨東南亞地圖計畫的主持人。

也因為如此,讓知微更擅於用科技顛覆傳統,透過簡單介面,為房仲帶來彷若「24 小時貼身助理」妙效,不只有網頁版本,還有 Chrome 外掛程式,以及 LINE 機器人等應用方式,只要一鍵就能查詢任何房地產資訊,如某某社區有哪些求售物件、開價多少、賣了多久、上一手實價登錄價格、屋主是否曾降價漲價…等資料,通通迅速到位。

除「房地快搜」外,知微另可藉由「房地戰情」協助房仲店長統整市場脈絡。綜觀這些創新服務當中蘊含的元件,皆是知微團隊善用 Google Cloud 資源打造而成;而 iKala 從旁悉心支援,則給予知微十足安心感,得以省卻大量鑽研或試錯時間,快速精準對接 Google Cloud,順勢產生豐沛生產力。

受惠 Google Cloud 在地資料中心,提升團隊開發效率與穩定度

鄭依桓表示,其創立初期便多方評估不同雲平台,希望綜觀便利性、開發速度、價格等條件,找到最適用的標的。經過多輪試用與測試,最終決定採用 Google Cloud,主要因其在效能與使用體驗上的卓越表現,充分滿足知微的技術要求。

他透露當年使用其他雲平台開啟一台機器,往往歷時甚久,迫使作業節奏不停被打斷,反觀在 Google Cloud 能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機器設定,且整個介面設定上也更加直覺簡化,促使知微決定選用 Google Cloud。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Cloud 的本地化基礎設施大幅提升了開發效率,知微的工程師一度需要頻繁從遠端連線 Google 設置於台灣資料中心的伺服器進行開發工作,得益於低延遲與高速連線的技術優勢,團隊始終保持順暢的開發體驗。鄭依桓認為,當時選擇 Google Cloud 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策,為後續技術發展帶來了顯著的助力。

論及知微在 Google Cloud 的使用情境,主要由伺服器來負責產品訂閱的用戶,前端使用 Cloud Load Balancing 分擔流量負載,後端則運行 Google Compute Engine(GCE)虛擬機器,並透過 Auto Scaling 根據實際負載需求自動調整資源配置,確保即使在流量高峰時也能穩定運行,提升服務效能與用戶體驗。

在伺服器間的通訊方面,知微採用 gRPC API 作為內部溝通的核心技術,這套框架讓知微無需為每個服務單獨撰寫 Library,同時解決了 HTTP 安全性問題,使得內部的點對點溝通既安全又高效,降低了開發與維運的負擔。另外知微以 BigQuery 作為資料計算引擎,以 Looker Studio 作為資料顯示引擎;譬如經常利用 Looker Studio 串接 BigQuery,用以掌握銷售狀況、講師講課狀況…等內部重要資訊。

搭上生成式AI 趨勢,iKala 提供知微 AI 技術創新藍圖

隨著 Google Cloud 平台的快速發展與服務更新頻率加快,知微逐漸感受到僅靠內部摸索可能無法高效掌握所有新技術,因此選擇與 iKala 深化合作。iKala 不僅提供專業的顧問服務,協助知微優化 Google Cloud 架構,還能透過單一窗口快速解決技術問題,降低運維負擔;例如,iKala 的建議幫助知微更細緻地進行網域切割與專案分類,大幅提升管理效率與系統安全性。

然而,iKala 的價值不僅止於 Google Cloud 的支援,近兩年生成式AI 技術快速演進,知微評估投入時機已趨成熟,在 2024 年便與 iKala 深入討論 AI 應用目標,在 iKala 豐富的 AI 技術能量下,與知微確立了近十項 AI 應用項目,協助規劃一套清晰的 AI 發展藍圖。並透過 Google Cloud 的 Vertex AI Studio、Model Garden 和 Code Assist 等工具,詳細解析如何逐步落實這些目標,這些技術建議不僅讓知微理解 AI 的實踐方式,更激發了其技術升級的可能性。

例如,知微啟動了一個概念驗證(POC)專案,針對從 AngularJS 升級至 Angular 的情境進行測試,過去需要 8 位專責工程師、歷時半年的升級項目,在結合 AI 進行程式碼生成與驗證後,縮減為僅需 2 名工程師、4 個月便能完成,大幅降低人力與時間成本。

展望 2025 年,知微計劃繼續借助 iKala 的專業支援,系統化引入 AI 技術。一方面,提升內部作業效率,例如協助工程師加速開發進度、幫助講師提高報告產出的速度與品質;另一方面,優化對外應用效能,如利用 AI 理解用戶動機與情緒,為房地快搜的 LINE 機器人設計更貼心的對話方式,或將複雜的房地產圖表資訊轉換為易於理解的文字,幫助房仲用戶輕鬆掌握關鍵資訊。

iKala 的雙重角色——Google Cloud 技術合作夥伴與 AI 策略規劃顧問——為知微提供了從基礎架構到創新應用的全面支援,不僅助力其業務穩定成長,還為未來在 AI 領域的探索與突破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