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為止,傳統硬碟的最大容量發展到15TB,由WD的Ultrastar DC HC620奪下,其他廠商則是停留在14TB,而且,大多是企業、資料中心等級的硬碟。
而Seagate雖然在首款14TB機型的發布時程上,屈居WD與Toshiba之後,但他們的策略則是以多個產品線的支援來回擊。到了9月,Seagate宣布針對4種用途的硬碟推出14TB機型,當中涵蓋了消費型與企業型的產品。
例如,NAS專用硬碟 IronWolf系列與IronWolf Pro系列、桌上型硬碟BarraCuda Pro系列、監控專用硬碟機SkyHawk系列與SkyHawk AI系列,以及我們在6月台北國際電腦展現場直擊的企業級硬碟機Exos X14系列。
整體而言,這些系列的14TB機型有不少共通點,都是3.5吋的外型,存取介面皆為6Gb SATA,同樣內建256MB的快取記憶體,轉速均為7200 rpm。而它們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傳輸效能、耐用度,以及有限保固的期間。
以IronWolf系列與IronWolf Pro系列的14TB機型為例,在工作負載的承擔上,最高可支援每年300TB的資料存取,而對於採用這系列產品的NAS設備而言,能因為硬碟當中內建的韌體技術AgileArray,而具備更好的RAID效能,以及雙碟片平衡、旋轉震動感應器、先進電力管理與錯誤復原控制。
在此同時,用戶還可以得到IronWolf 健康管理軟體(IHM),以及為期兩年的原廠資料救援服務。而在產品的有限保固,則是分別提供3年與5年的服務期間。
BarraCuda Pro系列的14TB機型則是兼具高效能、高耐用性與5年有限保固,同時,耗電量也是各系列當中最低的,一般作業模式可低於7瓦,平均閒置狀態為4.9瓦。
而在SkyHawk系列與SkyHawk AI系列的14TB硬碟上,可支援64支HD高畫質攝影機的畫面儲存需求,影片長度能存放到9千小時以上,每年承擔的資料存取工作負載,分別是180TB和550TB,有限保固各為3年和5年。同時,Seagate也針對這兩個系列的硬碟,整合提供了硬碟健康狀態監控軟體SkyHawk Health Management。
機型 |
IronWolf |
IronWolf Pro |
BarraCuda Pro |
SkyHawk |
SkyHawk AI |
Exos X14 |
持續傳輸速率 |
210MB/s |
250MB/s |
250MB/s |
210MB/s |
250MB/s |
261MB/s |
耐用度 |
180TB / 年 |
300TB / 年 |
300TB / 年 |
180TB / 年 |
550TB/年 |
N/A |
MTBF |
100萬小時 |
120萬小時 |
N/A |
100萬小時 |
200萬小時 |
250萬小時 |
平均作業耗電 |
7.9瓦 |
7.9瓦 |
6.9瓦 |
6.9瓦 |
6.9瓦 |
9.7瓦 |
平均閒置耗電 |
5.3瓦 |
5.3瓦 |
4.9瓦 |
4.9瓦 |
4.9瓦 |
5.0瓦 |
待命狀態耗電 |
0.8瓦 |
0.8瓦 |
0.8瓦 |
1.2瓦 |
1.2瓦 |
|
產品資訊
Seagate 14TB硬碟
●原廠:Seagate 0800-666-910
●建議售價:IronWolf 14TB為17,999元,IronWolf Pro 14TB為19,999元
●外型:3.5吋
●傳輸介面:6Gb SATA
●轉速:7200 rpm
●快取記憶體:256MB
●提供14TB的系列:IronWolf、BarraCuda Pro、SkyHawk、Exos X14
●有限保固:IronWolf、SkyHawk為3年,IronWolf Pro、BarraCuda、SkyHawk AI、Exos X14為5年
【註:規格與價格由廠商提供,因時有異動,正確資訊請洽廠商】
熱門新聞
2025-02-05
2025-01-31
2025-01-30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