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ication Plus是一套支援Solaris與Linux平臺的遠端複製軟體,可跨越區域網路或廣域網路執行即時的遠端備份,具Active-Active與Active-Passive兩種模式,可為伺服器提供高可用性功能,降低伺服器遭受意外而導致的資料損失。
精簡的指令架構
Replication Plus的核心載入於UFS檔案系統(Solaris)與NFS上層的MFS(Mirror File System),可將寫入檔案系統的資料透過NFS傳送到遠端的另一臺主機上。系統管理者只要透過mount指令,將遠端MFS伺服器上的檔案系統,掛載(mount)到本機之檔案系統的目錄上即可,兩端可以採用一對一或多對一方式配置,只需能支援NFS,即可在兩端執行資料複製動作。
在傳輸資料時,Replication Plus可選擇同步或非同步的複製方式,雖然同步模式可保證資料真正寫入硬碟,可靠性較高,但效率很慢,會大幅拖累系統與網路效能,因此一般情況下都是以採用非同步模式為主。
另外由於系統是在檔案層(File level)執行複製動作,因此複製到遠端上的檔案可立即使用,但對於異動檔案,Replication Plus只會傳輸變動的區塊(Block),故可降低對網路頻寬的負荷。不過也因為系統是執行檔案層級的複製,因此無法應用在資料庫系統的複製上(除MySQL外)。
支援Active-Active與Active-Passive兩種模式
Replication Plus提供兩種操作模式,最基本的是Active-Passive模式,此模式下只需在擔任現役的主機上安裝MFS程式,而Passive端的主機則只負責接收現役端複製過來的資料,資料傳輸為單向。在Solaris作業系統下,Replication Plus還可提供Active-Active模式,即兩臺主機可雙向傳輸資料、互為備援。
|
Replication Plus的Solaris版可提供Active-Active模式,兩臺主機可雙向傳輸資料、互為備援。 |
Replication Plus還具有Auto- Failover機制,當一主動或被動端系統沒有在指定時間內回應來自於另一端的心跳檢查(heartbeat check)時,另一端會假定Active端已經失效,立即啟動 failover程序,以自身取代原先Active端的角色。
另外當寫入到遠端系統時若系統或網路發生錯誤而導致作業中斷,MFS的 Msync工具程式會紀錄檔案的路徑名稱,一旦重新恢復連線,則系統便會依Msync的記錄檔(log file)記載的所有檔案,重新同步到遠端系統。
全文字指令的操作介面
由於Replication Plus的MFS是嵌入在作業系統中,當安裝完MFS後,基本上可將Replication Plus視為作業系統指令的延伸,因此系統管理者需熟悉Unix/Linux指令就能操作。
TPS也因此未替Replication Plus加上一個圖形化的操作介面,純粹依靠Unix文字命令列的指令操作。不過考慮到企業中遠端複製工作都是由專門的IT人員執行,而不會開放給一般用戶接觸,因此缺乏圖形介面並不算是太大的問題。文⊙張明德
Twin Peaks TPS Replication Plus |
|
建議售價:For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3/4 95,000元;For Solaris 8/9 280,000元
Twin Peaks 代理:創鑫資訊 (02)2514-0118 |
|
硬體需求 | 記憶體至少512 MB,建議 1GB以上/ 硬碟空間100GB以上 |
支援作業系統 | Server端:Red Hat Linux Version 3.x/4.x |
Client端 | Windows、Linux、Unix |
支援檔案系統 | UFS ( for Solaris )、 Ext3 ( for Linux )、 NFS v2、NFS v3 |
熱門新聞
2025-02-23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