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憑證外洩 | 行動程式 | AWS | Azure

資安業者警告,多個熱門行動程式直接將AWS與Azure憑證寫入程式中

賽門鐵克發現多個熱門行動程式開發商直接在程式中寫入未加密的AWS或Azure憑證,將允許駭客破壞應用程式的後端基礎設施、竊取用戶資料,或是中斷服務

2024-10-24

| API金鑰外洩 | 行動程式 | Twitter API | 帳號安全

超過3,200個行動程式曝露Twitter API金鑰

資安業者CloudSEK分析發現有近5千款行動程式外洩了存取Twitter帳號必須具備的所有金鑰,其中3千多個程式所外洩的金鑰都是有效的,而Twitter API金鑰的外洩肇因於開發商把金鑰存放在唾手可得之處,而讓駭客有機可趁

2022-08-02

| 中國 | 行動程式 | 隱私法令 | 百度 | 騰訊

中國有33款過度蒐集個人資訊的行動程式被勒令整改

百度以及騰訊推出的輸入法、地圖導航程式,被中國政府點名蒐集了與服務無關的個資,必須限時改善

2021-05-03

| P&G | 百度 | ByteDance | 騰訊 | App Store | iOS 14.5廣告識別碼 | 程式透明化追蹤 | 隱私 | 行動程式 | 廣告 | 數位指紋 | IDFA

P&G傳以中國技術繞過蘋果隱私政策

蘋果將在iOS 14.5實作App隱私政策,要求開發商必須取得用戶明確同意之下,App才能蒐集廣告識別碼IDFA,而中國官方支持的中國商務廣告協會為了繞過這項新規範,正在開發名為CAID的技術,目的在取代IDFA以對蘋果用戶進行追蹤

2021-04-09

| App Store | iOS 14.5 | iPadOS 14.5 | 程式透明化追蹤 | SKAdNetwork | Private Click Measurement | 隱私 | 行動程式 | 廣告

蘋果iOS 14.5將啟用程式透明化追蹤功能,提供可保護隱私的廣告測量機制

蘋果本周先發表二項廣告測量工具,強調能在不追蹤使用者情況下,也能讓廣告主了解廣告發送成效

2021-04-08

| 雲端儲存 | 配置不當 | 配置錯誤 | 行動程式 | 個資 | 隱私 | 資料外洩 | 資安

研究:使用雲端儲存的行動程式中,有14%因開發者配置錯誤而曝露用戶資料或架構資訊

採用雲端儲存的1百多萬個行動程式當中,有1成因為開發者採用了不安全的配置,導致使用者個資外洩風險升高

2021-03-05

| Google Play | App Store | 行動程式 | 調查

美國App Store下載量六年來首度超越中國

Sensor Tower公布第二季Google Play與App Store的程式下載概況,美國App Store首度以22.2億的下載量超越中國的20.6億

2020-07-20

| Photoshop Camera | adobe | 行動程式

Adobe發表免費相機程式Photoshop Camera

App Photoshop強調內建80種濾鏡效果,也能在拍照時自動啟用各種複雜功能

2020-06-12

| Aarogya Setu | 印度 | COVID-19 | 疫情 | 追蹤 | 行動程式 | App | 隱私

印度規定政府與企業員工都必須安裝病毒接觸追蹤程式

印度政府全面強制公私部門員工安裝Aarogya Setu行動程式,以進行COVID-19疫情追蹤控管,但有媒體質疑Aarogya Setu的問題除了侵犯他人隱私,提高裝置耗電量之外,也替駭客開啟了大門,例如窺探、攻擊或傳送垃圾訊息等

2020-05-04

| 武漢肺炎 | COVID-19 | 以色列 | 位置追蹤 | App | 行動程式

以色列用The Shield程式來追蹤你是否曾去過武漢肺炎患者所到之處

為了有效掌控武漢肺炎患者過去的人際接觸史,以色列政府製作行動程式The Shield,讓民眾能自行比對個人位置資訊,與患者在過去14天之內是否有重疊

2020-03-24

| 中國 | 手機製造商 | 華為 | 小米 | OPPO | Vivo | 行動程式市集 | GDSA | 行動程式 | App

報導:小米、華為、Oppo及Vivo將聯手打造行動程式市集以與Google Play競爭

小米、華為、Oppo及Vivo成立「全球開發者服務聯盟」GDSA,要提供單一平台,讓開發人員能上傳一次App,就能同時發布到這四家業者的行動程式市集

2020-02-07

| GPS | 行動程式 | 資料公司 | 目標式廣告 | 個資 | 隱私

紐時:行動程式商出售的手機GPS匿名紀錄,能拼湊出用戶真實身分

美國允許行動程式業者販售經用戶同意下,所收集到的手機GPS紀錄給訪間資料公司,雖然這些GPS紀錄標榜匿名且安全,然而,紐約時報只花了幾分鐘,就根據一名工程師的日常行程,辨識出他的真實身份

2019-12-20